亲爱的各位家长:
近期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病的高发期,接区疾控监测数据反馈近期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病可仅表现为发热症状。为保障我园幼儿身体健康,家园共同努力,做好防范工作,现将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病的防治知识进行再次学习,请大家做好疾病预防。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该病传染性很强,5岁以下儿童普遍易感,传染源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有传染性的物品为患者皮肤疱疹液或粘膜疱疹液、咽喉分泌物,以及被患者排泄物(粪便、分泌物)污染的手、玩具、食品、食具、衣物被褥等。
此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春末夏初、秋季初冬气温不冷不热的时候比较多见。该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
预防方法
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避免接触发病儿童。
疾病发生后,治疗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在一周内痊愈,病程一般为7-10天,预后良好。但有少数病例没有及时警惕和发现,易发展成危重症病例,极易导致死亡。避免危重症病例,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接种EV71疫苗和早发现、早治疗。
隔离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