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灸疗ldquo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中医认识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它为“缠腰火丹”、“缠腰蛇疮”、“蛇疮”,以腰部半侧犯病为最多,像水痘一样的疱疹在腰部一侧形成族集成群宽长带状,并出现神经性疼痛,初起时有全身症状发热或发烧。病因中医认为多是属于脾胃素有积热,蓄积而成毒邪;肝火内生,阴虚火旺,蓄积于肌肤,气血瘀阻,又因其它器官犯病,自身体质抗体减弱,毒邪变乘势发于肌肤形成带状疱疹;也可因湿热邪毒侵犯肌肤,温积阻塞肌肤气血活通,积久而化热毒,遇体质抗体减弱时,也同样会发痘状样疱疹,形成带状而犯本病,面部四肢少见。本病是脏腑之气亏损,卫气不足于外,腠理空虚,免疫防御功能减退,脏气亏损于内,正气虚亏则邪乘之,内外因果互为邪毒,必在空虚之肌肤瘀积而发病。本病是本虚标实之症,春秋季节时发病为多见。

西医诊断

病因:本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初次感染后,在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沿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减退时,如月经期、某些传染病(如感冒)、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等)、外伤(如烧伤)、放射治疗、某些药物(如锑剂、免疫抑制剂等)及过度疲劳等。病毒被激活,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病毒沿着周围神经纤维移至皮肤而发生节段性水疱疹。

临床表现:带状疱疹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临床表现多先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以及患部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初起时,患部发生红斑,继而出现集簇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群,然后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内容清澈,以后逐渐混浊。新水疱群陆续出现,各水疱群之间皮肤正常。数群水疱常沿一侧皮神经呈带状排列,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有时在中线的对侧,有少数皮疹。由横过对侧的神经小分支受累所致。数日后水疱干涸、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暂时性红斑或色素沉着。个别病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无典型水疱,称为不全性或顿挫性带状疱疹;亦有形成大疱、血疱,坏死溃疡者,分别称之为大疱性、出血性、坏疽性带状疱疹。局部淋巴结常肿大。

雷火灸治疗

灸疗部位:带状疱疹部位;穴位:大椎、内关、三阴交、足三里、患侧指趾冲。

操作方法:

1、大小决定用1或2支药,固定在灸具上,距离疱疹部位2~3㎝,用横向或斜向灸法,根据疱疹走向而定;

2、每活动灸8次间歇3秒钟,灸至皮肤及周围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3、面积长宽时,可分段灸,一般时间不少于15~20min;

4、用雀啄法,距离穴位2㎝,灸大椎、内关、三阴交、足三里,患侧指趾冲(若患在上腰部灸手五指冲,患在下腰部灸足五趾冲);

5、每雀啄8次为一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压,每穴各灸8壮,

疗程:每天灸1次,每6天为一疗程,间歇2天灸第二疗程,一般可灸2~4疗程,合并全身症状时,可结合中西医内服药治疗。

灸语

带状疱疹是热毒积于肌肤,抗体减弱时发病,灸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驱邪为主,灸疗局部带状疱疹部及其周围皮肤,可以治其标实之热毒就地祛散,疏通腠理,化解热毒;灸疗大椎与指趾冲,可协助热毒排泄;灸疗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可以调和脾胃脏腑阴阳调和,正气内生,皮肤腠理卫气充足,经血得以济养肌肤,抗体增强,病毒无存,带状疱疹则愈。病初起,在局部施用雷火灸,可以活血化瘀,消毒止痛,疹毒易除,不易产生疱疹,若疱疹已形成,用灸疗治疗后,局部活血化瘀速度快,神经疼痛遗留少或不遗留,而且斑痕组织形成少,雷火灸对治疗带状疱疹局部施灸,对带状疱疹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yx/204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