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地区,近期雨水较多,天气潮湿,忽冷忽热,疱疹性咽峡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逐渐增多。
近段时间前来门诊就诊的发热儿童络绎不绝,有的脸色红彤彤,有的脸色病怏怏,失去了平日的活泼好动。
除了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还有很多是「疱疹性咽峡炎」。当前儿童发热,家长问的最多的,最紧张的也就是此病。
程桂生
中医师
中医学硕士
程医生指出,其实疱疹性咽峡炎并不是稀罕病,此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发病年龄为1~7岁,婴儿也可发病。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性强,流行较快;主要是通过口——呼吸道传播,容易在幼儿集中的幼托机构或家庭幼儿之间流行,每年岭南气候潮湿闷热季节为高发期。
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由柯萨奇A组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发热和咽喉痛,在软腭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
年龄稍大的孩子会自诉口腔疼痛或拒食,而小一点的宝宝则表现为烦躁、哭闹、流口水。大多数疱疹性咽峡炎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一般7日内症状消失。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口腔内有疱疹,而手足口病患儿口腔、口周、手、足和臀部甚至全身都可能有疱疹。
抗生素能预防感染吗?抗生素预防感染是毫无道理的,因为抗生素并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只有杀菌的作用。孩子患病期,要采用物理退烧疗法或服用退烧药物,而不是滥用抗生素,以免耽误病情。
要是乱给孩子用抗生素,就会导致体内菌群紊乱,菌群紊乱以后,一是可能导致抗生素相关的腹泻,再就是可能会导致霉菌的感染。
有时候看到的溃疡,就是所谓的「小儿鹅口疮」,就是因为抗生素把细菌压得太厉害了,没有有益菌钳制霉菌,使霉菌得以滋生,无形中用了抗生素延长了病程,加重了病情。
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后怎么处理?家庭护理要注意让患儿多休息,不要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同时多喝白开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雪糕、不喝饮料,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等。
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可以漱口的孩子,每天可用淡盐水漱口;食物选择流质性食物,如稀饭、米汤、面条等补充身体需要的基本营养。
家庭预防措施经常洗手●儿童: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洗完手后应使用独立毛巾抹干手。●成人:家长及看护人员在接触儿童前、处理儿童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及粪便后均要洗手。清洁家居●每周对地面及桌椅台面、床围栏、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擦拭;●餐饮具、奶瓶每次使用前应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玩具应每周清洗消毒;●尿布、毛巾、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勤于通风●家中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中医对于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虽然在中医古籍中并无疱疹性咽峡炎病名记载,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学多将其归属于“喉痹”的范畴。
《素问·阴阳别论篇》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热为阴阳合邪,此病具有传染性,故从病因上可归属于湿热疫毒。
岭南气候炎热,湿与热相结,蕴而成毒,发于咽喉,导致咽峡部生疮甚或溃烂。
中医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优势目前医学上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尚无特效药物,但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优势。
清代名医叶天士《温热论》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湿热疫毒自口鼻、咽喉而入,病位在咽喉,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又是外邪入侵之路。
“咽喉忌表”,需要注意顾护津液。程医生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临床上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顾护津液为三大法则贯穿于病程之中。
遣方用药以既能清气分实热,又解血分的热毒之品为首选,疱疹瘥后调理侧重养阴生津。程医生经常使用清咽解毒汤加味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医案举隅石某,男,3岁5月。患儿因“发热伴咽痛3天”至十三行国医馆儿科门诊就诊。
刻下见高热,体温39.6℃,咽痛,口干,出汗可,鼻塞,涕少,无咳嗽咳痰,纳差,寐不宁,大便量少,小便黄。舌淡红,苔黄白,脉浮数,指纹紫滞达于风关。
查体见咽充血,咽峡部可见大小不等的5~6个黄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中医诊断:喉痹(疫毒攻喉,气营同病)
西医诊断:疱疹性咽峡炎
中药处方:清咽解毒汤加金银花、南豆花、玄参、羚羊骨等。
3剂,水煎服,少量频服。
复诊,患儿热退,无咽痛,口干,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胃纳好转,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指纹淡红,咽峡部稍充血,疱疹消退。
中药处方:清咽解毒汤加金银花、麦冬、淮山等。
对于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程医生经常嘱咐家长在中药里面加入罗汉果同煎,让患儿配合服用中药。
因为退热的效果、溃疡的愈合及整体状况的改善,中医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有时一两剂中药喂下去,退热很快,溃疡愈合也快,孩子的胃口恢复得也快。一般三付好转大半,复诊再开一些善后调理,病程也缩短了。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抗病毒”不等于“清热解毒”,“炎症”不等于“上火”,反之亦然,希望引起家长朋友注意并重视。
在此病的治疗中,不要过多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开灵、双黄连、安宫牛黄丸等清热解毒为主的中成药,这些药偏凉,纵使能解决一些表面问题,但是寒凉则伤肺,后期咳嗽明显或容易变生他证。
疱疹性咽峡炎中医如何预防?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是上策。中医预防此病应该着重三个字:「热」、「湿」、「毒」。程医生强调,药膳食疗需要有相对应的证候才能使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热应及时清
饮食上主张清淡,不宜进食煎炸,肥甘厚味等食物,如果进食此类食物,应选择偏寒凉之性的蔬菜和水果,如冬瓜、青瓜、绿叶蔬菜,奇异果、雪梨、马蹄等。
同时也可以选择适当的药膳做调理,如龙利叶、罗汉果煲瘦肉,新鲜白茅根煲瘦肉等。不宜进食过多如荔枝、芒果、榴莲等温热水果。
2、湿应及时祛
如果口苦或者口气较重,咽喉不适,舌苔黄腻,可以考虑选择以下食疗。
?木棉花、鸡蛋花煲瘦肉;
?鸡骨草煲猪横利;
?绵茵陈、赤小豆煲鲫鱼。
如果舌淡,口淡,舌苔白则要健脾祛湿,可选择扁豆、茯苓、淮山、薏苡仁等作为食疗。
3、毒应及时解
热在体内日久易成毒。可以考虑煲绿豆荷叶糖水;如果是烦躁,眼红等肝热之象可以用菊花煲瘦肉。
常见家庭护理问题解答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期有多长?
从潜伏期开始,一直到完全恢复都是传染期。症状消失后1周内仍有传染性,建议患儿隔离>2周。
得过一次疱疹性咽峡炎就会产生终身免疫吗?
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是一组病毒,包括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和其他肠道病毒、疱疹病毒或EB病毒,而不是一种病毒,所以会重复患病。
孩子出现高热惊厥怎么处理?
小儿热性惊厥发作起来情景的确比较吓人,家长们很可能就慌了神。
不要怕,热性惊厥的发作时间大多短暂且自限,一般孩子1~5分钟内会自然缓解;超过10分钟,需要送急诊。
随着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绝大多数孩子5岁以后就不再发生热性惊厥了。
高热惊厥处理措施
?妥善放置孩子
把孩子放到平坦柔软处,如地毯、床上,并清理周围可能造成磕碰的物品。
?保障呼吸通畅
解开领口,松开衣服,让孩子侧躺,左侧或者右侧都可以,以防分泌物误吸入气管。
?清理口周围分泌物
用软布把孩子口周围的唾液和残渣清理干净,但不要强行探入孩子口中。
?让孩子觉得舒服
撤去被褥、适当空调降温等,可以让孩子觉得舒服一些,但切忌用凉水、酒精擦身或者冰敷。
?做好相关记录
记录惊厥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孩子状态等,有条件的可以用手机录下来,为医生后续的诊断提供依据。
?记得就诊
惊厥过后,医院就诊,明确发热原因。
文章来源:程桂生医师工作室,欢迎分享本文给您身边的朋友!
欲知更多中医儿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