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型(1-2周)。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潜伏期3-10天,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发病时宝宝常因疼痛二出现拒食和刘口水的表现。
二、发病机制
病毒自鼻咽、口腔侵入至呼吸道及消化道局部黏膜,在黏膜上皮细胞以及咽部或肠壁淋巴组织居留和增殖。病毒由原发灶经淋巴通道扩散至局部淋巴结,或进入血循环产生病毒血症,到达全身各脏器,引发各种病变。
三、流行病学
1.病原体:本症由为柯萨奇A组病毒及埃可病毒所引起,常见为柯萨奇A组9型(以及1、2、3、4、5、6、8、10、22),其他柯萨奇A组、B组病毒及9、16、17型埃可病毒等。EV71病毒感染的疱疹性咽峡炎也可见病重患者。
2.传染源:感染者和无症状的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3.传播途径: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生活密切接触也可传播。
4.易感人群:主要侵袭1-7岁儿童,4岁以下年龄发病率最高。
四、症状体征
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发生高热惊厥;起病2日内咽部出现灰白色小丘疹,24小时发展为水泡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现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并发症少见,预后良好。由EV71病毒感染的疱疹性咽峡炎也可出现病重患者。
五、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均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手足口病病原体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重症手足口病多由EV71感染引起,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肺出血、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仅于口腔咽腭部位、悬雍垂的黏膜上或口腔其他部位出现疱疹,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如手、足、口、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诊断手足口病。
六、疱疹性咽颊炎的预防
1.与患病宝宝隔离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定注意不要让宝宝和患儿接触,同时患儿的家属和玩具等都要隔离(2周)。
2.消毒宝宝的玩具和餐具
将宝宝的玩具和餐具采用沸水煮沸的方式进行消毒,防止感染其他宝宝。
3.不要随便亲吻宝宝
成人在亲吻孩子过程中很容易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容易导致宝宝感染疱疹性咽峡炎。
4.保持室内卫生与通风
夏季天气炎热,空气中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一旦进入呼吸道就会引起疾病发生。平时要经常打扫卫生,清洗衣服和床单等,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凉爽与空气流动。
5.给室内环境进行杀菌消毒
建议要经常给家居环境进行杀菌消毒。不建议使用消毒剂,腐蚀性太强,而且污染残留容易中毒。推荐大家使用目前杀菌效果最好,也是最安全的紫外线杀菌灯进行消毒。
七、疱疹性咽颊炎护理
1.尽量在家治疗,医院
注意隔离(要求2周),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多饮水(可适当同时加入糖和盐),清淡饮食,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可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饮用。
2.时刻观察孩子提问,避免抽搐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起病急,得病后提问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如果抽取要立刻就医。医院的过程,要防止在抽搐时咬伤舌头。
3.不要应用抗生素
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主要以中药治疗为主。治疗并不复杂,由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治疗以口服中药、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
八、疱疹性咽颊炎的治疗
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并不复杂,由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治疗以口服中药、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在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过程中,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已证实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此病主要是风热毒邪侵犯肺卫,郁于肌表则见发热,邪热循经搏结于咽喉,热盛肉腐而生疱疹,治法主要予以清热解毒。
疏风解毒胶囊做为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家品种,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于年1月4日获得新药证书和药品注册批件,年11月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并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呼吸系统疾病类优秀产品品牌十强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年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版)》,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中国专利金奖,年入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版)》属于甲类医保,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年、年先后四项基础研究为国自然立项项目,年入选国家卫计委《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年版)等。
目前大多清热解毒中成药都含有大苦大寒的成分,小孩子脾胃比较娇嫩,服用寒凉类药物容易引起腹泻。疏风整个组方独特,由虎杖、连翘、板蓝根、柴胡、败酱草、马鞭草、芦根和甘草八位药材组成,质地清新,没有苦寒的弊端,具有清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的功效,同时作用温和,安全性高,具有解毒而不伤阴津的特点,适用于稚阴稚阳、脏腑娇嫩的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患者。
大量的基础研究证实疏风解毒胶囊抗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作用,同时有效抑制炎症反应,能减轻局部红肿渗出,针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病因,能够抑制病毒,缓解咽喉部部位红肿疼痛症状。临床研究证实疏风解毒胶囊治疗降低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并且能通过减轻患儿咽喉部疼痛不适改善患儿哭闹,拒食情况间接缓解患儿父母焦虑状态。与疏风解毒胶囊通过抑制内热性致热源产生,从而有效降低患儿体温,并且疏风解毒胶囊能可抑制局部组织炎症反应,缓解局部肿痛症状,从而改善患儿咽喉部位疼痛,改善患儿哭闹、拒食情况。疏风解毒胶囊除了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并且可以通过抗病毒作用,截断病毒感染源头,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综上,疏风解毒胶囊用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患儿体温等症状恢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