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被包裹了一个冬季的宝宝们终于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啦。不过在不经意间,一些春季传染性疾病就会对我们的宝宝伸出无情的黑手,其中就有令人生厌的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
1.消化道传播:粪-口途径传播。
2.呼吸道传播: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3.密切接触传播:可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毛巾、玩具、食具、床上用品等造成传播。
4.医院感染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易感人群
1.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同型)。
2.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发病早期有点像感冒,急性起病,发热,一般为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同时或1~2日后手掌或脚掌处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或膝盖处。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壁厚,疱内液体较少。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多见于3岁以下、病程5天以内、病情进展迅速,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要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儿童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5)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6)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
(7)接种疫苗:EV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8)想让孩子远离手足口病,千万不要忽视切断成人的感染源。
手足口病,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每年都有可能随着春季的到来而出现。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提高警惕、防范得当,一定不会让我们的宝宝受其侵害!
阜阳市
颍州区新希望幼儿园
阅读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