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新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宣传知识

疾病预防宣传知识

俗话说“早春早春,慎防春瘟”。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传染性疾病高发的时节。由于空气干燥,天气多变,温差变化大等原因,一些细菌、病毒便会趁虚而入,容易引发孩子们的手足口病、诺如等疾病。

育新幼儿园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诺如病毒

相关知识

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肠炎的散发病例和爆发病例的主要致病原,主要发生在人群聚集场所。诺如病毒感染可发生于一年中任何时期,其中冬季、春季的发病率较高。

传播途径

1、食用或饮用被病毒污染过的食物和水。

2、触摸污染的物体或者表面,然后将手放入口中。

3、接触过患病的患者。

主要症状

潜伏期多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主要症状表现为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

预防为主,远离病毒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饭前便后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加强食物管控,少吃生冷或未煮熟的食物,处理食材应保证生熟要分开;保证饮水安全,不喝生水;

3、避免和患者距离的的接触,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佩戴手套和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清理呕吐物以及粪便,消毒到位。

4、当出现有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医院治疗,并按规定进行隔离,及时报告老师,园所加强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

手足口病

相关知识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典型部位的皮疹和疱疹,甚至破烂出现溃疡。手足口病全年都可发病,入夏较多,1—4岁幼儿最容易被感染发病例和暴发病例的主要致病原,主要发生在人群聚集场所。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口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为主,远离病毒

幼儿园

1、每日消毒工作要到位,晨间消毒,用消毒液消毒时佩戴好手套,擦拭台面。教室、寝室每日紫外线消毒1小时。

2、流行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流通。

3、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家庭

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一定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幼儿洗手,不要让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幼儿。

2、少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家也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发现类似症状,医院就医,并按照规定进行隔离,及时报告老师,减少交叉感染。

温馨提示

如遇周末、假期,爸爸妈妈们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交叉感染,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请家长朋友们与幼儿园共同携手,积极配合,为宝贝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yya/227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