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您好!目前正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疾控中心相关要求,加大防控工作力度,保护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具体要求公布如下,请各位家长及学生认真阅读,并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一、晨、午、晚检工作要求1.每天上学前请家长仔细检查孩子身体,当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头面部、躯干等部位的皮疹,呕吐、腹泻等异常情况时,医院就诊。2.学校晨、午、晚检过程中发现学生异常时,将会通知家长,请家长积极配合医院进行检查,同时家长需将诊疗情况及病志本拍照反馈给班主任,配合班主任落实传染病隔离治疗措施。3.如果孩子生病了,应在家好好休息,千万不要让孩子带病上学,也不要让孩子在公共场所活动,避免传染他人。4.病情痊愈后应按照国家传染性疾病规定的复课时限居家隔离,医院的康复证明,方可返校。二、常见的春季传染病1.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伴咳嗽、咽痛、乏力、全身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流感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均可传播和感染,高发人群为儿童。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为多发人群。麻疹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均可感染发病,早期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如打喷嚏、咳嗽,可伴有眼结膜炎等,随后皮肤开始出现密密麻麻的红色斑丘疹,不痒,一般是从耳后发际或面部开始,慢慢向下扩展,2-3天后扩展到全身。3.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以冬春季为高峰。传播和感染途径与麻疹相似。4.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易在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流行。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播。水痘发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首先发疹于躯干,逐渐延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绕以红晕。5.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均可传播感染。儿童患病以发热、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6.病毒性胃肠炎。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或稀便),发热或全身不适等,严重者常并发脱水、休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其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污染的食物、水或者环境也可能引起感染。7.疱疹性咽峡炎: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传染性很强,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8.诺如病毒。一般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呕吐、低烧、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一般维持12至60小时后自行消退,但病毒的排泄会延续2星期左右。如腹泻厉害,容易发生脱水、休克等症状。诺如病毒的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尤以冬季较多。传播途径主要有感染性食物中毒和传染性胃肠炎。三、常见传染病隔离期1.流感:隔离至体温恢复正常后48小时。2.麻疹:隔离期自出疹后7天。3.流行性腮腺炎: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2周左右。4.水痘: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脱落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14天。5.手足口:隔离至痊愈,约21天左右。6.疱疹性咽峡炎:隔离至口腔内疱疹全部痊愈,不得少于发病后10天。7.诺如病毒: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8.疫情期间,根据疾控中心要求对于曾出现呼吸道症状、发热、畏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且排除新冠肺炎症状者,症状消失、身体痊愈后方可返校(发热患者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返校,呕吐腹泻患者需症状消失72小时后方可返校)。病情痊愈后应按照国家传染性疾病规定的复课时限居家隔离,医院的康复证明,方可返校。四、预防措施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2.不去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3.饭前便后或接触不洁物品后及时洗手,在流动水下用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洗干净双手,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5.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物。6.不食“三无”食品,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7.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杜绝不文明行为。8.出现发热或有其它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一定要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9.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需要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等常触碰位置。10.避免接触传染病人,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活动。一旦发现孩子有疑似传染病医院就诊,并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汇报病情及就诊情况。为了孩子们有一个平安、健康的环境,让我们一起努力吧!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纪小学年3月4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