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肝胆两经,祛带状疱疹

朋友们早上好!说起“转腰龙”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被它缠上身的滋味可是不好受!那感觉就像身上背了个“容嬷嬷”,时时刻刻的折磨着你。

“转腰龙”学名带状疱疹,因为疱疹在身上蔓延过程犹如龙蛇爬行一般,又多发于胸胁部位所以民间称其为“转腰龙”、“蛇串疮”、“缠腰火丹”等。

关于治疗带状疱疹的深切体会,是从我妈妈身上开始的。

20多年前,我的母亲被诊断为带状疱疹,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老医院,效果都不理想,吃了药似乎好一些,疼痛可以缓解一会儿,可是不吃药呢,疼痛又会再发。没有得过这种病的人,可能体会不到其中的辛苦,那可是一种比用刀剜身上的肉还要疼痛的感觉!

看着母亲一日日地痛苦下去,我心里着急难过。然而,我当时学医还没有多久,俗话说“医不自治”,对于自己的亲人,我们大多数人心里都会多出那么一份小心和担忧。这让我不禁想到了中医里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若是他人母,定用白虎汤。”

/////////

××××××

据说这句谚语的来历与清代苏州名医叶天士有关。有一次,叶天士八十高龄的母亲患病,虽经他精心诊治,仍未能痊愈。叶天士为此忧心不已,坐卧不安。

有一天午夜,他独自绕步庭院,细心思索,觉得母亲自病以来,高热不退,“若是他人母,定用白虎汤”。奈何病者偏偏是自己年迈的母亲,平常又体弱多病,这次得的病非同一般,如果下药重的话,怕母亲身体承受不了,只好折中,代之以不寒不燥的药。

结果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母亲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

这“白虎汤”到底是何药物?为何让叶天士久久难下用药的决心?原来白虎汤的主要成分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清气热、泻胃火,适用于高热、烦渴引饮、大汗出、脉洪大及胃火引起的头痛、齿痛、牙龈出血等症。

由于该方属大寒之方,一般不敢在老年人身上使用,但若属以上适应症,应用往往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如果束手束脚,反会延误治疗。

正是由于该方是大寒之方,为人之子的名医叶天士十分苦恼,用药时一直举棋不定,愁绪万分…

有一天,他出诊回家,打开门竟然看到母亲悠然地在院子里散步。这让他非常惊讶,连忙问家中的小徒弟:“我母亲怎么转眼间就好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小徒弟回答道:“我看太婆病得很严重,帮她把了把脉,觉得应该服用白虎汤,就熬了白虎汤给太婆喝下,之后她就可以下床走动了。”

名医叶天士听后感叹不已:“医者父母心,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没想到至亲生病时,自己却方寸大乱,不知所措。唉!我应该把母亲当做一个普通病人看待,当用药时就用药才对呀!”

××××××

当年,我的心态也是如此,甚至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当时我学医未精,所以更加不敢轻易尝试。于是就这么拖了一段时间。

到后来我看到老妈实在是被折磨地太痛苦了,就决定壮着胆子着手给老妈治疗。

我当时采用的是三棱针刺血拔罐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得病初期尤其有效,如今我在临床上也常常使用此法,效果都还不错。

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病毒感染所致,咱们中医则认为它是体内的热邪堆积的时间长了,再加上恼怒,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所以病邪要开始往外走了。

而且当它想要出来透气的时候,还有自己喜欢走的“路”。它多是沿着肝经或者胆经循行的部位,并且以腰部作为突破口,因此才会有“缠腰火丹”的“美名”。

除此之外,此“丹”还特别钟爱那些性格偏执,或者脾气大、经常恼怒,但有火发不出来的人。

一旦被此“丹”盯上,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茶饭不思,轻轻地触碰患处都会有疼痛难忍的感觉,有点儿像过敏的症状。继而皮肤发红,随后出现簇集成群的绿豆大小丘疹,一两天后迅速演变成水泡。

不过,就算是不小心中了招,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只要治疗得当是完全可以痊愈的!比方说进行早期治疗的时候,在用三棱针刺血拔罐后,可以用一些清热解表的药把它表出来,像板蓝根、大青叶之类的常见药材,在药店里面都很容易买到。若是中期的时候,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采用当归、红花、桃仁等药材。若是到了晚期,大家还是尽快找到有经验的大夫对证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总结来讲,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一定是越早越好!

带状疱疹这么厉害,究其原因,还是肝胆淤阻惹的祸,所以我们不妨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通补预防:

××××××

在饮食上,吃点清热解毒的,像芹菜汁之类的,别吃鱼虾等生火的东西;

在疏通肝胆方面,可以在太冲穴常做点揉。

在精神方面,要学会放松心情,以气代药,这比什么灵丹妙药都要管用!

××××××

其实,只要我们把预防工作做到位,带状疱疹是不会轻易找上门来的!

主讲:武国忠老师

编辑:夏雪

插画:小柯

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yya/214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