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钟爱1-7岁小儿,传染性还很强,往往来势汹汹,宝宝反复高烧,可达40°高温,发病初期还容易当做感冒自治,高烧不退时又令父母手忙脚乱,深夜跑急诊……真的那么可怕吗?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
病因
症状
治疗
防范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为自限性(能自愈)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曾患过疱疹性咽峡炎的小孩,对其中某一种病毒有免疫能力,但对其他病毒没有免疫能力,下次感染其他病毒时仍有可能再次患病。
病因
症状
治疗
防范
发热:疱疹性咽峡炎的典型表现为突发反复高热,体温可达到39~40℃,发热可以持续2~6天。有些宝宝会因为高热导致惊厥。也有宝宝只表现为轻中度发热。少数宝宝合并细菌感染发热会更反复。
咽痛:小宝宝不会诉说,会因咽部溃疡疼痛而不愿吞咽、常哭闹拒食、口水增多、流涎;大宝宝会诉咽痛。部分病例伴有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及腹泻。
观察宝宝的咽部可见充血明显,患病早期可仅见上腭鲜红色小红点,很快舌咽弓、软腭、扁桃体、硬腭出现灰白色小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疱疹溃破成黄白色溃疡。
病因
症状
治疗
防范
因为疱疹性咽峡炎有自愈性,而且目前针对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注意:抗生素无效哦~)所以主要的应对方式就是四个字,对症治疗。
具体来说,就是针对发烧和疱疹破溃带来的疼痛这两点进行相应的护理。
发烧
38.5度以下,可以物理降温,比如温水擦洗,少穿衣服,保证排便,不可捂被子及擦拭酒精。
38.5度以上,还有上升趋势就要吃药。可食用药物有:布洛芬(常见商品美林艾瑞克)。对乙酰氨基酚(常见商品泰诺林百服宁。)不可使用阿司匹林、抗生素降温。
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可相互结合进行,避免体温上升过快出现高热惊厥。
疱疹破溃疼痛
有些宝宝可能出现拒食的情况,此时可以进食有营养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菜粥、面条等。不要吃太热、辛辣刺激食物。
要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6个月以内的宝宝多喂母乳,6个月以上的孩子建议多喝水。
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不仅补充水分,还可以补充电解质。较大的宝宝也可以适当饮用果汁、酸奶,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咽痛,还可以补充热卡,有利于疾病恢复。
合并细菌感染时,血液检查会发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或者降钙素原升高明显,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抗生素治疗。
要注意观察,如果宝宝出现高热难退、惊厥、精神差、尿量减少,医院就诊。
病因
症状
治疗
防范
后记
疱疹性咽峡炎并不可怕,但是看到宝宝高烧不退、吃不下、睡不着、又哭又闹,每个当妈的心里都是无比煎熬。所以我们要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及时应对、对症处理,同时也要做好预防,才能给宝宝最好的保护。
逸心康悦健康咨询
拒绝造谣文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