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该如何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时期主要发生于1~7岁的小儿,尤其是5岁以下,4~9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孩子不仅容易被传染,发病过程中还很痛苦,到底该如何帮助宝宝抵抗“敌人”呢?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儿童发病率最高。其他年龄也可发病。手足口病对孩子最主要的伤害在肺脾两脏。孩子肺脏娇嫩,时邪由口鼻入侵,最直接损伤肺脾。由于3岁以下的孩子,抵抗外邪的能力较弱,是很容易感染的群体,特别是幼儿园、小学等地方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场所。

如何判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

1、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2、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3、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等特点。

其临床以发烧、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初为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如何判断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炎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

1、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

2、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

3、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

4、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

提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很多宝爸宝妈瞬间“脸盲”,因为这两种病实在是太像了,撞脸指数高达99.99%。

如何区别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1、从疱疹的位置鉴别

相同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感染后,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都会长疱疹。

不同处:感染手足口的孩子,除了口腔咽部和软腭有疱疹外,孩子的口唇、手和脚,包括肛门周围,也会长有斑疹,斑丘疹或囊泡性皮疹,有时膝盖和手肘也会有皮疹。

2、从症状上鉴别

相同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咽痛。

不同处: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是先发热再发现疱疹,突然性的高热不退,体温在39~40℃左右。发热时还可能伴有抽搐,随后就诊时发现口腔有泡疹,孩子咽痛明显,吃东西哭闹难受,发热时间会持续3~5天。

大多数的手足口是先发出疹再发热(有的也会无热),一般是中低热,咽痛症状比较轻,甚至有的孩子没有咽痛症状,发热1~2天就恢复正常。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手脚长水泡,疑似手足口后,就需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没有重症表现,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儿童。

家长该如何预防和护理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通过粪口和呼吸道传染,预防方法类似。

1、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肥皂或含氯洗手液,用流动的水给孩子洗手。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换尿布、处理粪便后也要洗手。

2、注意孩子用品及环境卫生

孩子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消毒;奶瓶、奶嘴及餐具使用前充分清洗、消毒;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密集公共场所

不管疱疹性咽峡炎还是手足口,病症消失后还会持续有1~2周的后续传染期,高发季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密集公共场所。

4、及时接种手足口疫苗

疱疹性咽峡炎没有疫苗,手足口可以接种二类疫苗EV71疫苗,对肠道病毒71型(也是最危重症的一型)感染的保护率达90%以上,6个月至5岁的孩子可以选择接种。

对于想要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家长,以及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孩子的家长来说,小儿推拿是最安全有效的方式!

下面,给家长们分享几个家庭调理常用手法:

1、揉小天心

小天心位于手掌大鱼际和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用一只手托住孩子四指,掌心向上,然后用另一手的拇指或中指指端揉-次。

揉小天心能清热(心热)、镇惊、利尿(清小肠火)、明目。用以治疗心经有热而至的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惊烦不安,抽搐、惊风。或心经有热,热移于小肠,致小便短赤等症。对小儿黄疸、水肿、疮疖等亦有效。

2、清补脾经

脾经穴在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在指尖与指根之间来回推次。

补脾经能健脾补气血;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3、补肾经

肾经就在手掌小指的螺纹面,将孩子小指伸直,由指尖推向指根为补,称为补肾经,每次-下。

补肾经具有壮命门之火,固涩下元的作用。

4、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用拇指或食、中指腹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动作要轻、快,可推-次。

该穴位具有清热解表、泻心火、除烦躁、润燥结之功,可用于一切热症。也就是说天河水不仅仅作用在解热,对于心经有热的所有疾病都有效:比如孩子晚上睡眠不好、口舌生疮等。

5、退六腑

六腑在前臂尺侧(近小指的一侧),从阴池至肘成一直线。用左手握着患者的胳膊,另一只手拇指指腹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肘横纹推向腕横纹,可推-次。

退六腑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对温病邪入营血,脏腑郁热积滞,壮热烦渴,腮腺炎及肿毒等实热证均可应用。

药食同源搭配

微量元素补硒多膳

妙仙堂网上商城正式上线啦!!!

为庆祝网上商城正式上线,首次推出抽奖活动,快来试试你的手气吧!

阅读原文,进入网上商城了解更多妙仙堂产品……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yya/205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