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家长们注意了!近期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关于手足口病,相信各位父母既熟悉又陌生。如何才能避免宝宝感染手足口病呢?
请家长们掌握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护理和免疫知识,用知识给宝宝撑起一把保护伞。
什么是手足口?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5岁以下儿童多见。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传播途径有哪些?
1,接触患儿口腔分泌物及唾液传播。
2,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接触患儿粪便,衣物及被褥等没有及时清洗传播,患儿粪便经几周后仍具有传染性。
4,接触患儿刺破的水泡传播。
如何识别?
如果怀疑患儿染上手足口病,并出现了以下情况要考虑重症手足口病的可能,不宜再观察,必须尽早送医救治。
1.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退热效果不好。
2.出现精神萎靡、呕吐、肢体抖动、无力、站不稳或坐不稳的情况。
3.呼吸增快、减慢或忽快忽慢。
如何预防?
由于手足口病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因此患儿接触过的物品都可能成为传染源。所以在发病高峰,尤其是幼儿园有患儿发病时,一定要及时隔离或休学。
除了接种相关疫苗之外,还需注意家庭及个人卫生。养成洗手的习惯,改掉不洗手就往口里塞东西的习惯。
流行期间,家长也最好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儿童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送一句卫生部的五句真经: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