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个亲戚家的妹妹紧张焦急地给我打电话说,上周五早上,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在晨检发现有个小女孩有手足口症状,虽然及时让女孩回家接受隔离治疗,并未进入教室,但因为手足口是有潜伏期的,所以这两天还是有一些家长在纠结要不要给孩子正常上学,怕不安全。再加上幼儿园接连发的通知,让她感觉这个手足口病挺可怕的,所以赶快问问我,到底要不要让儿子上学。
每年4~9月,手足口病都会集中爆发,5~7月达到峰值。前不久,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疫情提醒,4月手足口病比前一月猛增了66.05%。其实手足口病并没那么可怕,但一旦中招也会让孩子难受好几天,而且传染性强,所以幼儿园才会用这么严谨的态度来对待。面对来势汹汹的手足口,既不用过分紧张,也不能过于轻敌,咱们赶快来了解一下科学预防和护理常识吧!
又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手足口病是由某种肠道病毒引发的,在手、足、口以及肛周发生疱疹的急性传染病,会引起发烧、无力、肌肉酸痛等全身反应。多发于5岁以下的孩子。
它的潜伏期大约3~5天,先是发烧,1、2天后在手、足、口和肛周长出米粒大小的白色疹子,少数孩子也可能长在身体其他地方。
因为这些疹子会痛,所以孩子会觉得很难受。在生病的时候,就会特别哭闹、不愿吃饭喝水的,让妈妈们很难搞定。
不过,虽然病症来得猛,状况也很多,但手足口病一般1~2周就会痊愈,也没啥后遗症。因为手足口病和其他病毒感染一样,也属于自限性疾病。
之前我在讲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时候都提到过这个词(参见《新手父母第一次挑战:如何应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肆虐全国?知道这些才能帮孩子打赢病毒战!》)。自限性疾病,简单说就是,没有特效药,熬过特定病程,自然就好了。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不排除极少数孩子可能会出现比较危险的并发症,如脑膜炎、心肌炎之类。所以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但也不能不重视,要随时观察孩子的恢复过程,直到康复才能完全放心。
都是疹子,怎么辨认?
曾有家长焦急地留言问:“我女儿手上长了个小疹子,是不是手足口病啊?”、“娃娃不吃饭,好像喉咙长了泡泡,不会是手足口病吧。”
确实,手足口病的症状和很多疾病都有相似,比如疱疹性咽颊炎、水痘、丘疹性荨麻疹。如果没有一点常识傍身,要想区别它们可不容易,所以我们还是未雨绸缪,先来看看各种疹子的不同吧。
它们的主要不同点是出现的部位不一样,而且也各有特征。
疱疹性咽颊炎,疹子会出现在口腔和咽喉,但却仅限于这两个部位。而且疱疹性咽颊炎的疹子,一开始是灰白色的,之后会发亮,并破溃变成小溃疡。
水痘的出疹范围则更广,遍布全身,前后胸和腹部最多,当然头、手、足也都有。而水痘的疹子变化很快,出现后几个小时就会变成水泡,比手足口病的疹子更大、会痒。
丘疹性荨麻疹则是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颜色是淡红色或浅褐色,摸起来比较硬,会很痒。
手足口病的疹子也多是白色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比较干瘪,孩子会觉得痛而不是痒。
PS.这里说的只是一些常识,如果自己把握不准,或者觉得孩子状况不对,医院确诊。
舒服是护理的首要原则
排除其他可能,确认是手足口病后,怎么护理就特别重要了。
因为手足口病并没有特效药,不是吃药打针马上就能好的,得靠家长和孩子一起熬。
手足口病通常会持续发烧2、3天,所以要注意退热和防脱水。低热不需要特殊处理,体温超过38.5度可以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而且发热会有反复性,我们需要随时北京白癜风到底能治好吗北京哪家医院能看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