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羌活汤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周 萌樊菁菁
摘 要:目的:观察九味羌活汤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法将48例已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老年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证候予以九味羌活汤加味内服,治疗30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2.04±1.)显著高于对照组(3.13±1.2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优于对照组的91.3%。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九味羌活汤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九味羌活汤;针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皮损区域发生的疼痛和异常感觉的综合征,美国定义为皮损愈合后患处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而国内多采取疼痛超过1个月的时间限定标准。6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遗留PHN发生率可达20%~30%,一旦转化为PHN,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能减轻50%的疼痛。中医治疗采取辨证用药、施针、熏艾、拔罐等多种方法,不仅副作用小,而且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采用九味羌活汤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通的临床疗效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年10月—年2月广西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共48例,男25例,女2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选标准①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即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局部皮疹结痂后,仍遗留有持续性、长期的神经性疼痛且超过1个月者;②年龄>15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按照医嘱执行治疗者。
1.3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脑、心、肝、肾疾病者;②不耐受中药及针刺治疗者;③精神异常,无事物认知和判断能力者;④合并有其他疼痛性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治疗,选穴:后溪、三间、太白、太冲、局部阿是穴、发病侧相应神经节及上下各节段相对应的夹脊穴;针刺方法:选取适当体位,局部消毒,按各穴位针刺手法针刺相应穴位。疗程:隔日1次,共治疗15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九味羌活汤加味治疗。处方:羌活15g、防风15g、苍术15g、细辛3g、川芎10g、白芷10g、黄芩10g、生地10g、甘草6g。根据疼痛位置,太阳、阳明、太阴、少阳、厥阴经分别重用羌活、白芷、苍术、黄芩、川芎;疼痛喜按者改生地为熟地,加当归、党参;刺痛明显者加桃仁、红花、皂角刺;胀痛明显者加枳壳、香附;阴虚者重用甘草,加熟地、女贞子。所有中药均来自广西中医院中药房,机煎后分袋装,每袋ml
服法:每日2袋,早晚餐后半小时温服。疗程均为30天。
1.5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疼痛强度采取国际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采用一10cm长的横线,首尾两端为0分和10分,分别表示“无痛”和“无法忍受的剧痛”,中间每1cm表示1分,疼痛程度依次增加。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情况于治疗前后分别在横线上做一标记0分:无痛,无任何疼痛感觉;1~3cm:1~3分,轻度疼痛,不影响工作、生活;4~6cm:4~6分,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7~10cm:7~10分,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影响工作及生活。以VAS评分作为疗效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变化情况。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显效:VAS改善率≥70%;有效:30%≤VAS改善率<70%;无效:VAS改善率<30%。总有效=显效+有效。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各组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P<0.05)进行描述;差异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c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见表2:
3讨论
现代研究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急性感染后所遗留的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形态和电生理发生改变导致,发病年龄、自觉症状、基础疾病及治疗方法是遗留PHN的高危因素。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本病由素体本虚,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经络所致,余邪未清,阻滞经络则不通而痛,或正邪相争,气血耗伤则不荣而痛,气血虚弱无力推动可成瘀,经络阻滞气血无以养肤可成虚,故往往虚实夹杂,尤其是久病入络者,治疗应标本兼顾,攻补皆施,表里同治。九味羌活汤又名冲和汤,《医方集解》云其:“药备六经,通治四时。”方中以羌活为君药,走太阳经,能祛风通络止痛,条达肢体,通畅血脉;以白芷、苍术、细辛、川芎为臣药,分别走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经,添一味防风,风中之润剂,能燥、能行、能散,共奏祛邪通络止痛之功;佐以甘苦寒之生地,祛血中之热,还能养血滋阴生津;黄芩清泄里热,走少阳经,防止诸辛温之品燥伤太过;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学表明九味羌活汤能使家兔显著降温,抑制小鼠扭体反应、提高痛阈,改善小鼠耳肿胀程度,降低血管通透性,具有解热抗炎止痛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九味羌活汤内服比单独针刺治疗更能改善PHN患者的疼痛症状,显著降低VAS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其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适于基层推广使用。
本文章发表于亚太传统医药年5月第12卷第10期。
医院(白天):南宁西乡塘陈西路3号(南宁市地铁1号线,清川站C1出口)
集萃堂中医馆(晚上):南宁市东盟商务区合作路3号印尼园15栋A座3楼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了解周萌老师最新出诊信息,可在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更好治疗白癜风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