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对带状疱疹等疾病发病及治疗

决定写这篇但还没开始的时候,接到一个传递神奇信息的电话,讲的是前一天夜里的梦。电话很短,梦的描述也很简单,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生命的转折点,它标识着心理创伤真正的疗愈。我电话过程中很平静,但内心里充满喜悦和祝福,生命是如此神奇美妙!

为了继续生命的神奇与美妙,我决定立刻开始写作这篇内容。但实际上,这篇内容的写作垮了两天时间。再有精力来修正,已是几天之后。

之前的几篇直接与“带状疱疹”的中医临床治疗相关——

『带状疱疹』临床心身治疗存在的问题及自主治疗建议

关于带状疱疹自主治疗的补充建议,及警告!

母病琐记

本篇则偏重精神心理因素对身体疾病的影响及心理调适在治疗中的意义。当然,主要是结合我指导患者自主治疗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探讨解决路径过程中感悟到的精神心理因素之影响,同时,辅以相关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以帮助大家深入理解。

甲.首先简单概述一下总体疗愈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截止目前,经我咨询建议指导自主中药治疗(除带状疱疹外,还有胃部疾患、咳喘、感冒发烧、痹症疼痛、颈腰椎疾患、鼻炎、目病、耳病、抑郁、癌症食疗等)结合心理调适的总患者数已经超过人,因每天还有平均3人次的求助者需要详细沟通并给与指导,所以还没有办法统计具体详实的数据,以下仅为粗略总结:

子.以瓜蒌红花甘草汤为基础方,根据患者个体具体发病情况和病位、病程,或建议直接投原方,或加减其他方药,总治愈率在90%以上是可以肯定的(不包括收到建议后再未联系的未反馈者)。初发病,直投原方确实效如桴鼓,这无论是在20以下的青少年还是70岁以上的老人家身上都有实际验证,细微的差异仅在药物剂量和康复时间,但差异不大。可惜的是,初发病便联系我的患者很少,而就近求医开此方的医生同样不多。无论中西医,见患者是带状疱疹首要必开阿昔洛韦,它也是目前应用普遍到令人惊骇的药物、其次加巴喷丁等,以及抗病毒输液或口服液,针对神经痛的则普遍是甲钴胺和维生素等。有些中医除了开以上药物会同时开龙胆泻肝丸及其他解毒药。这是目前绝大多数带状疱疹患者的就医情况,也是存在所谓后遗神经痛问题的患者共同的经历,大同小异。

丑.发病后,直接找西医诊断治疗者占总人数的95%以上,其中有住院治疗经历的估计在三成左右。经过漫长曲折多种治疗后疼痛不减身体亦出现其他问题的占比在15~30%,有些老人家持续服用上面提到的药物加某些抗抑郁药,经历多年疼痛折磨,苦不堪言,甚至出现意图自杀的想法。实际上,疾病已经发展到身心俱病的状态,治疗调理皆需要时间,并必须多种方式综合身心治疗同时进行方可。可惜,大家普遍对心理层面意识淡薄,进一步的身心统合疗愈便不具备可能性;

寅.发病后,第一时间找中医(包括乡村医生)面诊者在总人数中不超过5%,而纯粹使用中医药治疗的则凤毛麟角。因我内心总有不愿意承认的主观因素作祟,所以我很可能估计偏高。无论如何,这个层面的很多问题出乎我的意料;

卯.我在给网络求助患者的咨询建议中的主要参考文献。除了参考与瓜蒌红花甘草汤直接相关的《医旨绪余》、《三十年临证探研录》、《秦伯未医案》,还主要参考了《郑钦安医书阐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医学衷中参西录》、《朱良春医集》、《李可医案处方集》、《陈朝祖医案精解》、《李寿山医学集要》、《中医诊断学讲义》、《中医外科学讲义》、《中医外科临床手册》、《圆运动古中医临证应用》、《伤寒论类方汇参》、《施今墨对药》、《汤头歌诀正续集》、《中医针灸经穴集成》、《冉雪峰本草讲义》、《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指南医案》等文献资料。其中针对偏阴偏阳明显的求助者,直接建议患者合方加减应用过名医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理痰汤、金铃泻肝汤及《汤头歌诀》的四君子汤、四物汤,尤其是《伤寒论》的四逆汤、桂枝汤、小柴胡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五苓散、理中汤等。

以上是关于患者疾病治疗选择习惯及接受的治疗方式等简单概况。接下来,我要着重写一下

乙.精神心理因素在带状疱疹及其他某些疾病发病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及其意义。

子.中医认为情绪过度变化可以引起疾病。《黄帝内经·素问》之“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便写道:“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并具体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在“宣明五气篇二十三”中则具体论述“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为五劳所伤。”具体到带状疱疹患者则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给予重视:

①通过网络求助咨询的患者超过50%发病前有过生气、发怒、争吵等起伏波动较大的情绪问题存在,这部分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②大约30%左右发病前存在过度劳作、生活习惯节奏改变、起居地域环境临时或长期改变等现实问题,这方面以老年人占多数;

③大约10%左右的患者疱疹发作与其他疾病伴生,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糖尿病、高血压、癌症、肝病、抑郁、喘咳、感冒等;

④有一类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患者,我在初稿中忽视了,那就是孕产期年轻女性发带状疱疹的问题。以我目前了解的情况看,身体状态巨变、疲劳、焦虑、压力以及社交中断、日常习惯改变是引发她们出现带状疱疹的主要因素。其中,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自己或家人担心传染孩子和服药会影响孩子,于是乎,便强忍疼痛,只外敷药,不敢内服药。迁延日久,疼痛缠绵不休,可说苦不堪言。

⑤几乎95%以上的患者形成了身心问题完全依赖药物的意识和日常习惯,尤以为解决疼痛类问题而大量服用止痛药,甚至未经任何必要的临床分析判断便滥用抗抑郁药物等最为突出。当然,医院和医生,因为至少目前国内患者大部分还是被教化的对医生的话和处置言听计从。而这类药物的持续服用会连带导致正常感知觉失调,身体变得“麻木不仁”,“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更是无从谈起。事实上,国外诸多专家经过临床实践和研究,早已反复警告:这类药物会让个体“感觉变得迟钝”,甚至“失去了感觉”。有一些药物则极大地令人的情绪脑迟钝,同时导致体重上升,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让个体身体迟滞感明显,进一步增加患者的感觉异化。最近又爆出高血压药物致癌的问题。而最令人担忧的还是,这类药物治疗主导一切的情况导致了医患双方都习惯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背景,以及个体身心灵关系、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诸多事实证明,这恰是很多身心疾病的致病根源所在。如同美国临床精神科医生范德考克所说“如果我们依然仅仅治疗创伤而忽视它的源头,我们是注定会治疗失败的。在今天的世界里,你的邮政编码比你的基因密码更能决定你是否能拥有一个安全和健康的生活”。

他根据自己近五十年临床精神疾病治疗经验,反复的在著述中提醒:“在很多方面,药物表现出的治疗效果仅仅是抑制了病人身上的症状,而没有实际解决它们本身的问题。……我发现精神类药物有一系列严重副作用——它们会转移处理潜在问题的注意力。……如果抗抑郁药真的那么有效的话,现在抑郁症应该仅仅是我们社会的一个小问题。相反,即使抗抑郁药的使用持续增加,医院因抑郁症入院的人完全没有减少。接受抑郁症治疗的人在过去20年增加了两倍,而且1/10的美国人在服用抗抑郁药。”

范德考克十分中肯的写道:“主流医学坚定不移地认为,只有通过化学物质才能够保证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但事实上,除了药物,还有很多方式可以达成我们身体健康和体内的化学平衡,但这些方式几乎没有被考虑过。大脑—疾病模型忽略了以下事实:①人与人之间既可以互相毁灭,也可以互相拯救:恢复社会关系是康复的中心;②语言给予我们改变自我和他人的力量,通过叙述经历,我们得以了解自我和世界的意义;③我们可以调节我们的生理状况,包括可以通过呼吸、动作和触摸调节我们身体和大脑的自主运动;④我们可以改变社会状态,创造一个大人小孩都能感到安全和蓬勃发展的环境。如果我们忽视这些人性的基本维度,我们就剥夺了人们愈合创伤、恢复自主的能力。作为一个医生,而不是一个疗愈过程的参与者,其实是在将这些受苦的人与他们的环境隔绝,将他们的内在异化。”

不过,在这种药物被神化的社会大环境依然遵循着“物极必反”的朴素道理在运转,这些年来,“正念”疗法等强化自体觉知的身心训练技术从美国“出口转内销”逐渐回归了中国,并日益受到大众追捧。所以说“出口转内销”,细读乔恩·卡巴金的《多舛的生命—正念疗愈帮你抚平压力、疼痛和创伤》会发现它的核心只有两个——既中国传统医学和养生气功里的“调神”与“调气”——只不过这些在中国大多数人的意识里依然是“不科学”的古董:

“正念”的呼吸理法均不出道教既中医养生学呼吸法,尤其《医方集解》的“小周天”调气“正呼吸法”,但远不及道教中医养生学学精深细密;

它的身体扫描则与道教内丹修炼方法相类,比如《诸病源流犀烛》的“大周天”运动规法,只是相对简略表浅;

冥想除了与瑜伽术相关,更是道教及中国传统养生导引术普遍所长,毋庸赘言;

至于提醒患者或求助者







































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治疗白癜风要多久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yy/44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