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预防传染病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也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机。春季天气变化快,传染病多发,孩子们抵抗力又较弱。小诗小悠提醒家长们要格外注意哦!

春季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大多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重症者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

手足口病

基本介绍

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被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疱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流行特点

本病常易在幼托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虽在同一患者身上但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

预防措施

①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②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③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④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⑤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风疹

基本介绍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因皮疹细小如沙故又称“风痧”,它与麻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传染病。初起类似感冒,体温在38度左右,一般发烧1-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皮疹,疹形细小,且分布稀疏,经过3天左右自然消失。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特征。如果孕妇在早期怀孕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预防措施

选用减毒风疹活疫苗,有效免疫5-8年,疫苗需冷藏运输和储存,免疫抑制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

应急接种,重点人群为学龄儿童、青春前期妇女、医务人员和入伍新兵。保持公共场所空气流通,空气消毒。

麻疹

被动免疫

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可以在短期内预防麻疹,接触者早期注射可防止发病,稍晚只能减轻发病。已接触麻疹病毒6天后注射无效。

自动免疫

麻疹免疫策略在我国定为8个月初种,7岁复种。免疫抑制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

提高免疫力

麻疹传播途径较难控制,大多数易感者在患者隔离前已受到感染,对患者的隔离只能起到一般的作用。重点放在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

流行期措施

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空气消毒,重点措施是及早给予一定年龄范围易感者的应急接种,阻断流行。

流行性腮腺炎

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接触者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

开窗通风,对污染场进行消毒。流行期间暂停集体活动。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教育学生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习惯。

免疫和预防

用腺腮减毒活疫苗或麻疹、炎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

采用板蓝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水痘

基本介绍

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

传播途径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月以内的婴儿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预防措施

本病的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症疹为止。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价带状疱疹免疫血浆,以减少发病的危险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yx/222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