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法定传染病,如果幼儿园或学校有集体发病,常常会关闭班级或者整个幼儿园,所以家长对它了解越来越多;但是对疱疹性咽峡炎,就有些陌生了。
据医生介绍,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同一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造成的。虽然是由同一类病毒引起,两个病症状也有些相似,都会在口腔里看到疱疹溃疡。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目前已知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CA16)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
相关研究表明,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中,10%~30%住院病例会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而脑干脑炎成为了EV71感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标志性特征。发病后进展快,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识别和救治,往往会导致死亡。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的《关于印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年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目前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研究显示,干扰素α早期使用可有一定疗效。
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文献表明:干扰素雾化吸入给药,可大大缩短发热、咳嗽等常见呼吸系统症状时间。
尤尼隆是广谱抗病毒药物,可促进NK细胞、吞噬细胞和CTL细胞的活化,促进抗原表达和抗体产生。干扰素α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接合,刺激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发挥抗病毒作用。它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柯萨奇病毒等所有呼吸道RNA病毒均能够有效杀灭和清除,同时,对腺病毒、疱疹病毒等D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绝大多数基本是由病毒性感染引起的,例如: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病毒性肺炎等,均可用干扰素进行治疗。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人们逐渐认识到重组人干扰素α2b在治疗儿童病毒感染方面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治愈率、缓解症状和缩短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且医院医生多用于抗病毒方面的治疗。
重组人干扰素α2b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外,在儿科雾化市场的容量也在逐年增加。特别是干扰素α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被纳入国家指南后,其具有无创伤、副作用小、疗效好、操作简单、应用方便等诸多优点,相信更多的患儿易接受,家长满意度也将上升。
对抗“恶魔”,四条“红线”要守住
红线一:宝宝发烧超过三天,需及时就诊
虽然多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属于自限性疾病,症状较轻的孩子一般一周左右痊愈,但少部分孩子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医生提醒,如果患儿超过三天高烧不退,或出现浑身发软,呕吐,惊跳,肢体抖动等情况,要高度怀疑并发脑炎可能,需及时就诊。
红线二:别凑热闹,少去人多的地方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染,所以,体弱的孩子要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已经得了手足口病或者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至少需要隔离两周。
红线三:外出回家及时洗手,家长不要忽视
外出回家要及时洗手,许多家长对孩子们都是这样要求并且执行的,对自己就难免松懈,这同样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隐患。
成人接触了手足口病毒同样可能感染此病,由于成人抵抗力强等原因,没有出现手足口病的相关症状,但是已经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了。虽然没有相关症状,但体内已经携带了该病毒并且也会向外排毒,传染给孩子。
所以,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换洗衣服、晒被褥。
红线四:不要乱用抗生素
有的家长说用抗生素去预防,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抗生素是杀菌和消炎的作用,却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如果家长给孩子乱用抗生素,还会导致菌群混乱,无形中会延长病程,加重病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