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过后
六一到来之前
医院儿科门诊
仍然每天接诊一批又一批的患儿
但是
其中有着同种相似病症的患儿
在悄然增多
这些孩子有着相似的病症
持续高烧
嘴巴长满红色疱疹
他们是怎么了呢?
疱疹性咽峡炎
有人说
它是手足口的姊妹
从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公布的年4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发现在当月全省丙类传染病发病中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可是排前三!
难道它比手足口还厉害?
注意
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护理要到位、饮食要注意,若要小儿安,常需三分饥与寒。疱疹性咽峡炎是自愈性疾病,治疗过程欲速则不达,更需着重护理环节。
在家庭护理上,要注意让患儿多休息,不要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经常洗手、清洁消毒、勤于通风。
同时多喝白开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雪糕、不喝饮料,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等。
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孩子口腔有创面,又不吃不喝,这时候肯定有细菌,细菌停留在这里就可能会繁殖,所以鼓励喝点凉水,凉水还有镇痛的作用,哪怕喝两三口,逐渐的,把创面冲刷干净,不感染了,好的会更快。
日常方便的一种体育锻炼方法,是有氧呼吸的有效运动方式。跑步过后会很累,切记千万不要立刻喝水,不可以蹲下或躺下;应做放松运动,有利于减少疲劳。
如果高烧不退,或者出现高热惊厥,孩子发展成了手足口,该怎么办?
手足口病强势来袭,中医中药疗效甚好!
遇到小孩抽筋,你能做到像医护人员一样救援吗?
虽然在中医古籍中,并无疱疹性咽峡炎病名记载,但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学多将其归属于“喉痹”范畴。
《素问·阴阳别论篇》提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热为阴阳合邪,此病具有传染性,故从病因上可归属于湿热疫毒。
岭南气候炎热,湿与热容易相结,蕴而成毒,发于咽喉,导致咽峡部生疮甚或溃烂。
清代名医叶天士《温热论》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湿热疫毒自口鼻、咽喉而入,病位在咽喉,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又是外邪入侵之路。「咽喉忌表」,治疗上需要注意顾护体内津液。
专家认为鱼腥草的应用可列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首选药物,平时在家可以给孩子煮点鱼腥草瘦肉汤,清热解毒。
鱼腥草
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血清免疫物质水平和促进外周白细胞吞噬功能效应,因而可产生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儿童节快乐
通知
6月1日,将会有一批可爱的志愿者们,来到医院14楼儿科住院部,为正在跟疾病做斗争的小战士们送去了温暖的问候和祝福
希望小朋友们长大后,会记得在不舒服的那些日子里,哥哥姐姐们给他们带去的欢乐~
本文部分来源:人民日报、中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