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亲吻孩子了!新一轮病毒感染来了,疱疹性咽峡炎,得了以后高烧40度都不退,嘴里全是疱疹,疼得无法进食。因此,不要亲吻孩子,孩子抵抗力太差......”
最近,这条 疱疹性咽峡炎真的有这么可怕吗?今天我们邀请到医院儿科主任徐龙勋,听听专家怎么说—
徐龙勋(医院儿科主任)
年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医院儿科工作10年,至今在医院儿科工作。
首先,让我们了解下,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为常见的一种病毒性咽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粘膜亦可发生疱疹。疱疹性咽峡炎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咽部疼痛,影响吞咽。该病有流行趋势,在托儿所、幼儿园小有流行,婴幼儿患此病比较多,正常成年人抵抗力较强,一般不会被传染。
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位置:只在咽峡部位出现
手足口病
疱疹位置:在口腔,手足臀通常都会出现
父母没患病亲吻小孩不用怕
因为家长的一个亲吻,孩子就会患上疱疹性咽峡炎?日常父母亲吻孩子非常普遍,只要亲吻就会传染的说法太绝对。这种病经唾液传播的可能性很小,网上的说法过于夸张。
当然,如果孩子的家长外出回家时,身上正好携带了这些病毒,那么也不排除存在相互传染的可能性。
大部分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是病毒感染,有一个重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另外,疱疹性咽峡炎有传染性,在托儿所、幼儿园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也存在交叉传染的风险。
预防措施①疱疹性咽峡炎,须隔离2周,避免交叉感染。
②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抵抗力;提倡母乳喂养;防治佝偻病及营养不良;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③注意居室通风,注意卫生,尤其手的卫生,强调勤洗手。家长的卫生更应该要注意。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处理方式抗感染治疗
(1)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口服或静脉点滴。部分中药制剂如双黄连、板蓝根、清咽冲剂等清热解毒药品也有一定的抗病毒疗效。
(2)抗菌药物本病为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抗菌药物。
对症治疗
(1)高热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亦可用物理降温,如冷敷或温水浴。
(2)发生热性惊厥者可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3)咽痛可含服咽喉片。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家长医院进行确诊,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孩子一旦出现高烧,应尽快就医。但就诊前应先在家给孩子采取一定的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后再送医就诊,防止就医途中发生高热惊厥。在待诊过程中,不要把孩子捂得过紧,适当松开衣物帮助散热。回家后,可适当开点空调,但不能低于外界5摄氏度,空调要2-3周清洗一次。
由于口腔疼痛明显,患儿大多都有拒食现象。因此尽量少量多餐进食,食物不宜过热,尽量清淡,不油腻,如米粥、面汤、果汁、菜汁等。不要进食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进食困难时可以采取输液补充营养合剂。
为防止疱疹处继发感染,要注意口腔卫生,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煮沸消毒处理,还可每天用淡盐水漱口,局部使用止痛剂和抗病毒药物。
最好隔离患儿,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的小朋友。痊愈后,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密闭的公共场所。
关于爸妈问答
晨报亲子
进入晨报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