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暖阳高照
随着气温的上升,各种传染疾病高发
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幼儿极易被病毒入侵。
这里有一份春季传染病预防健康小贴士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是传染性很高,通过呼吸道传播。典型的麻疹症状通常包括高热、咳嗽、口腔麻疹黏膜斑,首发症状出现3~5日后出现全身斑丘疹,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预防措施
1.按时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出生后8个月接种第1次麻疹疫苗,18~24月儿童要完成第2次接种,免疫力低的成人也可以接种麻疹疫苗。
2.如果接触了麻疹患者,医院或防疫站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这样不但可以预防发病,也可以减轻发病症状。
3.一旦发现麻疹患者要尽快隔离治疗,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4.麻疹流行期间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同时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患者衣物、书籍、玩具等用品应在阳光下暴晒。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NorwalkViruses,NV)是人类杯状病毒科(HumanCalicivirus,HuCV)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V)属的原型代表株。
传播途径: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预防措施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3.减少外出要会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多见于儿童,经飞沫或接触传染,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传播。临床特点为皮肤黏膜相继出现和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类皮疹,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该病冬春季节多发,对于新生儿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是致命性疾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其次为生活接触,处于潜伏期的供血者可通过输血传播,孕妇患病可经胎盘感染胎儿。预防措施
1.水痘传染性非常强,如果易感人群接触患者极易被感染。所以预防水痘的重点是隔离患者,避免传染给周围同学或者幼儿园小朋友。2.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公众场所注意佩戴口罩,尤其是春季的时候是传染病高发季节,更应提高警惕。3.减毒活疫苗能有效预防幼儿及成人易感者发生水痘。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高热、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等,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接触及飞沫传播,传染性强,轻症患者病程短,常呈自限性,重症患者需进行药物治疗,一般可治愈。传播途径: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预防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
2.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流感患者接触史,应居家休息,尽早就医。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预防措施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定期用各种空气消毒剂喷酒房间。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温度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的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以锻炼幼儿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增强体质减少患病。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的。因此建议家长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3、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很多家长把孩子包裹得很严密,误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病。其实孩子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一吹就易感冒。所以及时增减衣服十分必要,一味地“捂”并不可取。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让孩子稍微感觉有点冷是比较合适的做法。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如打喷嚏、咳嗽等。必须去人多的地方,必要时可以戴口罩。不要去患了传染病的儿童家串门。一旦孩子患了传染病,就应隔离,不要去幼儿园及公共场所,以免传染其他人。
7、孩子的被褥、衣物、手帕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食具、玩具和便器要定期消毒,消除病原菌的传播。
让我们为了孩子的健康共同努力吧!
END
排版
樊奕岑
发布:丸童信息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