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各地幼儿园春季入园开学已经陆陆续续完成,家长们既兴奋又焦虑。
兴奋的是“万兽归笼”,终于能够有自己的时间。
焦虑的是,一旦开学入园,宝宝们接触的环境变得复杂,不少疾病就可能找上门来。
春季是病毒轮番作妖的季节,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一步步袭击可爱的宝宝们。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疾病,传染性极强,易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造成流行。且每年春季都会进入高发期。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可以说是一对“表兄弟”,二者的症状极为相似,都有可能出现发热、咽痛及口腔和咽峡部的疱疹。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一些不同。
如何辨别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相同之处:
易感人群:
高发于5岁以下儿童
传播方式:
直接接触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空气飞沫、饮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
症状:
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都会长疱疹,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咽痛
不同之处:
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先发热再长疱疹,而且只有口腔和软腭会长疱疹,咽痛明显。
手足口病,在口唇、手和脚、包括肛门周围,也会长有透明小水泡,关节部位还可见皮疹。出疹后发热,多是中低烧,咽痛症状不明显。
引起重症几率:
疱疹性咽峡炎来势猛烈,高热抽搐的临床表现往往让家长先乱阵脚。但实际上,疱疹性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却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几率感染并发症,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儿童,常见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有时往往危机生命。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导宝宝要勤洗手,外出回家一定要及时洗手,不把手和其他物品放到嘴里。使用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宝宝的物品进行消毒。
高发期少出门,少去人多的地方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染,所以,高发期不要带宝宝往人群聚集或空气流通差的地方凑,人越多,接触患病儿的几率越大。尤其淘气堡,滑梯等儿童娱乐场所。
加强防御,家长自己也不要忽视
许多家长对宝宝都是有要求并且执行的,但对自己就难免松懈,这同样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隐患。成人是手足口病病毒的隐性感染者,通常成人被病毒感染后,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强或曾被感染过,因此不会发病或者只出现类似感冒、口腔溃疡等较轻的症状。但成人在和宝宝的密切接触中却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宝宝,所以,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换洗衣服、晒被褥。在接触宝宝前一定要洗干净手之后再去抱宝宝。
另外,家长们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