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科普这个季节,还要注意疱疹性咽

北京的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呵护儿童健康

托起明天希望

——医院高考加油随着大连夏季的到来,前几天的温度可以说是居高不下,就一个字:热。一进入夏季,这个疾病就可能会“光临”——疱疹性咽峡炎,孩子出现发热,伴有咽部疼痛,张开嘴巴后,发现咽部出现一些小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究竟是如何引起的?

孩子还会出现哪些症状?

应该如何预防呢?

……

今天我院急诊室陈海明主任给家长提前科普,希望家长们能够做好预防。

本期嘉宾

医院急诊室主任陈海明主任医师

一般7岁以下儿童易患病,本地区7~9月份较集中

医院急诊室陈海明主任

相信家长们通过不同的渠道对疱疹性咽峡炎已经了解了不少,这里再给捋一下,知其所以才可安心,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通常在人群较为集中的幼儿园、早教机构或社区里容易发生,一个孩子得病之后没有隔离就容易传给其他的孩子。它大多数是轻型病例,有自限性(也就是说不经过治疗也能够好的),没有特效治疗的药物,只能对症治疗。从目前我院接诊情况看来,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相较往年明显减少,但还是希望提前提醒家长们注意。

1.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疱疹性咽峡炎是通过呼吸道飞沫、粪-口途径进行传播。间接接触: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

2.本地区7~9月相较集中:

四季散发,夏季通常是流行季节,进入高发的时间也会由于每个地区气温变化而稍有不同,根据往年的经验,来我院就诊患儿多较集中在7~9月份。

3.该病有潜伏期、6岁以下儿童要特别注意:

它主要侵袭1~6岁儿童,潜伏期3~5天,全身和咽部症状体征一般在1周左右自愈,预后良好,重者可持续至2周。

发热、嗓子有疱疹是这个病的主要症状

陈海明主任:疱疹性咽峡炎典型的表现就是发热、咽部充血,可见散在的灰白色疱疹,周围伴有红晕,多位于软腭、悬雍垂和舌腭弓等处,一般一两天后疱疹就开始破溃成黄色的小溃疡,口唇黏膜及其他部位无皮疹。

年长儿患病后,常表现为高热、自述咽痛、厌食;婴幼儿因为不会说,通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流口水、拒食拒水。

注意: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只出现在咽峡部

陈海明主任说: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还有一部分相同的致病病原,临床表现上都有发热、咽痛、疱疹,一般来讲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咽峡部;而典型的手足口病的孩子咽峡部及手足均出现有皮疹、疱疹,此外有些孩子在臀部,上下肢等也可以出现皮疹、疱疹。

家长:

有的家长说为什么我的孩子已经得过疱疹性咽峡炎,这次来就诊又说是这个病呢?

陈海明主任

那是因为肠道病毒的病毒型及亚型很多,一种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只能提供该种病毒持久稳定的特异性免疫,但不同种和型别的肠道病毒感染后不能提供交叉免疫保护,如果孩子先后或同时感染不同病毒型的肠道病毒,会出现同一个孩子重复的感染发病。

预防是最重要的

疱疹性咽峡炎预防与手足口病的预防基本相同,要防止日常生活中的接触感染。

1.注意个人卫生:现在孩子们已经养成了勤洗手的好习惯,这个习惯要继续保持,餐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注意洗手,同时室内注意多通风,晾晒衣被,消毒玩具等。

2.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避免孩子过度玩耍,劳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而患病。

3.饮食上:为了减轻咽喉部的刺激,尽量给孩子吃清淡的,不需要咀嚼的食物,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可以少食多餐,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的患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4.注意隔离:在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最好不要同已经患病的孩子亲密接触。当孩子被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时,应隔离治疗。

5.及时就诊: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如大一些的孩子会自诉口腔疼痛或拒食,小一些的宝宝则表现为烦躁、哭闹、流口水,家长应医院进行确诊,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同样是病毒感染,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疱疹性咽峡炎多数不会出现重症,但是还是需要保持警惕,所以家长们最需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一旦发现孩子精神不好、持续高热、嗜睡等一医院就诊治疗,以防出现并发症。

陈海明

主任医师

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急诊室主任

诊治专长:儿内科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的治疗及小儿危重症诊治。专家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陈海明,女,主任医师。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急诊室主任。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系,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年在大连医科大学获得流行病学硕士学位,曾先后于大连外语学院参加卫生局英语培训;上海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儿科呼吸管理及危重症急救;日本川崎圣玛丽医院研修儿科临床,~年参加全国多中心临床协作组研究小儿持续低氧性呼吸衰竭,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每年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关于重症新进展的讲座,近两年参与大连市广播电台及电视节目儿童疾病健康教育讲座以及医院“妈妈课堂”科普讲座。本期投稿:急诊室(转载须经授权)本期图片:网络、蓓蕾V·C(网络图片版权归于原作者)本期编辑:蓓蕾V·C本期校对:毕晓琳您还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yf/218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