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此种病毒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它的发病部位也通常沿着人体的神经末梢并沿人体单侧分布,带状疱疹也多表现为成簇水疱沿体表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多伴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且近年来,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3~5)/1千人年并以2.5%~5%速度逐年增长,住院率为(2~25)/(10万人?年),死亡率为(0.~0.)/(10万人/年),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会不断增加,患者年龄多在50岁以上,这也与机体免疫力降低等有关。因此,正确认识带状疱疹,采取适宜的手段,增加治愈率,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非常重要。
目前对于带状疱疹的西医治疗中,主要采取抗病毒,止痛,调节免疫,维生素修复,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但是在其远期的疗效通常不够理想,特别是在其后遗神经痛等后遗症方面的治疗。神经痛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与心理上的双重创伤,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带状疱疹相当于中医里的“蜘蛛疮”,出自《外科启玄》卷七,亦称蛇串疮、发于腰肋间的更有缠腰火丹之称,多为肝胆火盛、外受湿热毒邪所致,当以清热疏肝、泻火解毒为治,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外治方法有多种,主要是针灸疗法、拔罐疗法、中药外用疗法,其中针灸疗法已发展有三棱针疗法、梅花针疗法、火针疗法、埋线疗法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方法,中药外用除外敷外,还制备有洗剂,各种疗法往往联合使用,如针刺联合拔罐并使用中药外敷联合疗法,其中针灸疗法起效迅速,痛苦小,操作简便,中药外用药物直达病灶,有利于抑制创面的扩散,溃烂剂疼痛等,联合治疗会结合发挥不同治法的优势,较单一疗法显效快,疗效好,更有利于带状疱疹的治疗。
1梅花针疗法
梅花针是集合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和穴位的一种丛针浅刺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对于很多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
倪贵桃选取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待患者患处消毒后采用围刺法梅花针距皮损边缘0.2cm处进针沿皮下围刺,每簇针的数量与皮损范围成正比,留针20min,每日1次,另外,梅花针叩刺阿是穴,以局部微渗血为宜,用玻璃罐迅速拔按在刺络部位及病损两端,以疱疹范围大小决定火罐的型号和数量,留罐5-10min,出血35ml。对照组单独使用围刺法,每日1次,连续30天,随访90天。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68.6%,在第30天、60天、90天的VAS评分显示治疗组的疼痛程度相比于对照组有所降低,疼痛感受明显缓解,且90天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也是治疗组较低,说明采用围刺法梅花针联合应用火罐治疗可提高疗效,避免病程长期迁延,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产生。
2三棱针疗法
三棱针疗法是指刺破患者身体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刺络法”,亦称为“刺血络”。
郑智选择68例带状疱疹患者以三棱针联合拔罐进行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人,治疗组选择患者患部及太冲、曲泉、中都、蠡沟、期门、阳陵泉、大包、阳交、外丘、华佗夹脊穴以三棱针点刺5-10点,闪火拔罐,次日或隔日放血,疗程为14天,对照组取疱疹局部阿是穴、患侧相应夹脊穴并根据病变部位增加穴位针刺并拔罐,每日1次,疗程14天,并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34例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1.2%,对照组患者,34例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0.6%,且治疗组的疼痛程度的VAS评分显示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有所降低,疼痛感受明显缓解,提示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在止痛方面较针刺治疗起效快,近期疗效好,且能更好地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
3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是通过火针灼伤人体腧穴、腠理,打开经络,给外邪以出路,使瘀血、水肿等致病性病理产物能够排除体外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火针经火烧刺入皮肤后,高温会使针体周围细小组织碳化而疏通松解黏滞的组织,同时也会改变局部血液循环。
任建兰等使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共例,年龄跨度从12岁至82岁,疱疹部皮肤经常规消毒后,将火针烧至发红充血,快捷、准确点刺疱疹的顶部,1日1次,3-4次为1个疗程,以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为治愈标准,最短1疗程,最长2疗程后全部治愈。
蒲尚喜选择52例带状疱疹患者,年龄范围20-75岁,试验组给予火针与拔罐治疗,火针烧红至白亮后密刺法刺入疱疹部位,然后进行局部拔罐,隔天治疗,参照组给予TDP距皮损20cm处照射治疗,每次20min,1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d,结果试验组与参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76.92%,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4埋线疗法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穴位埋线针刺入穴位内,留线可深达穴位肌肉层,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产生的疼痛信号一部分抑制内脏的病理反应以调整内脏功能,另一部分传入大脑皮层提高脏腑免疫功能。埋线初期具有放血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之后蛋白线作为异种蛋白可促使免疫反应而引起一系列反应起到组织疗法的作用,激发免疫功能,可调节机体内环境,促进病灶恢复。
赵彦选取45名带状疱疹患者,将患处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反复迅速重扣疱疹区皮肤,扣破水疱,微出血为度,继以闪火法在扣刺区拔罐,留罐10min,每次2-3处,隔日治疗1次,并埋线治疗每周1次,治疗时患者取适当体位,定位取穴后,常规消毒,用7号无菌注射针,装入可吸收外科线,超出针芯少许,迅速刺入,待得气后,退出注射针,按闭针孔。治疗后总有效率95.56%,治愈率53.3%,埋线疗法可取得“长效针刺效果”,针刺具有镇痛和调整整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同时针刺还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康复,提高人体内源性吗啡肽的形成,促进机体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内分泌机能,从而引起免疫系统的一系列变化。穴位埋线使止痛效果及刺激效果稳定而持久。刺络拔罐、穴位埋线两者作用角度不同,联合治疗,作用加强,临床疗效显著。
目前已有多种中成药可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介绍如下:
1季德胜蛇药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取本品每次内服10片,1日3次;取该药适量,用75%乙醇或50度-60度白酒搅拌成稀糊状,搽疱疹处,每日5-6次。
2新癀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取本品每次内服4-8片,1日3次;取本品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红软膏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连续3-10日。
3六神丸:清凉解毒,消炎止痛。取本品每次内服10粒,1日3次;取六神丸适量研细,用醋调外敷患处,每日3次。
4云南白药: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取本品适量,白酒和麻油适量调为稀糊状,局部常规消毒,将药糊均匀涂抹患处,每日3-5次,连续,5-7日。
5京万红软膏: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取本品直接涂于患处,每日2-3次。
6紫金锭:辟瘟解毒,消肿止痛。取本品适量以醋调敷于患处,每日2-3次。
7冰硼散: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冰硼散适量,用凡士林调为糊状,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将药糊均匀涂抹患处,外敷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8生肌玉红膏:解毒消肿,生肌止痛。用生理盐水将皮损局部清洗干净后,将生肌玉红膏涂在纱布上,敷贴患处,每日2次。疱疹未破或已破者均可应用。
9牛黄解毒丸:清热解毒。用牛黄解毒丸3丸,去壳取药丸压碎加生理盐水,ml混匀,外搽患处,每日3-4次。
10板蓝根注射液: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用板蓝根注射液外搽带状疱疹皮损部位,每日搽3-4次。
。
作者简介:陈静,女、汉族,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系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仅供传递信息或供个人学习、交流,并非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版权内容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中国药房杂志社对原创内容拥有版权,任何人或单位若需复制、转载、摘编,须完整注明出处及标明作者,否则本社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药房网”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白癜风医院去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