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
暑假即将到来,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暑假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一、预防溺水事故
不让孩子单独去河边玩耍,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游泳;教育孩不玩火、禁放烟花爆竹等,以免造成火灾事故。
二、防范交通事故
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未满12周岁不坐副驾驶座位;乘车系好安全带,不系安全带不上路。
三、居家安全、健康饮食
不单独留孩子在家;教育孩子不在飘窗上玩耍,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家用电器,避免触电;不给陌生人开门,不往窗外扔物,不玩火、水、电,发现火情会拨打;夏季宜清淡饮食,少油腻、辛辣食物,冷饮尽量少吃,勿暴饮暴食,适当多吃水果蔬菜。
四、注意社会安全
减少孩子“触屏”时间;不吃路边摊食品和“三无”食品;不在工地、铁轨、高速公路等地追逐、玩耍;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等危险区域;远离人群拥挤场所。
五、重视旅行安全
带孩子出门旅行切记大手拉小手;不去尚未开发、开放的景点旅游;选择正规、信誉好的旅行社旅游并签订旅游合同、购买相关保险;学习、掌握车辆、轮船、飞机遇险时自我保护知识和处置常识;入住酒店时,了解消防逃生通道,索取酒店联系卡;了解、尊重旅游地风俗、禁忌;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摄影。
六、重视防病
夏季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多发季节,也希望各位家长做好防病工作,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加强体格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养成在餐前、便后及手脏时洗手,特别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多一点安全防范,多一份生命保障。
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36条“
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36条
一、注意交通安全
1.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
2.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
3.不在马路边或车辆盲区内玩耍打闹。
4.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不使用成人手机开启并骑行共享单车。
5.自觉遵守轨道交通、公交车乘车规范。
6.乘车系好安全带,不坐副驾驶座。
二、预防溺水事件
7.不在河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塘等区域玩耍。
8.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
9.不在河道边洗东西、钓鱼虾等。
10.不在河道、湖泊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场所戏水或游泳。
11.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
12.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但不可盲目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