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
青岛出版社《小儿推拿临证指南》三字经小儿推拿篇,作者:谢霆
女,4岁,发热伴拒食一天来诊,体温39,面赤唇红,口腔上颚咽峡部和舌尖共散在8、9个圆形溃烂,大小不等,周围掀红,疼痛拒食,流涎,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诊断:心脾炽盛,疱疹性咽颊炎
治则:清热解表,化湿利咽
取穴:清肺平肝5分钟,清脾胃5分钟,天河水5分钟,
退六腑10分钟,掐合谷,揉涌泉,点刺少商、商阳
方义:清肺平肝清热解表,清脾胃泻热通便,天河水清心火,
退六腑退高烧,对掐合谷治咽痛,揉涌泉引火下行
小孩上幼儿园回来开始发烧伴流涎拒食,家长怀疑最近流行手足口病,医院化验血检查是病毒性的疱疹性咽颊炎,给开得山腊梅叶和头孢,家长看不是细菌感染,想不给孩子吃药,先做推拿治疗。四诊:体温39,面赤唇红,口腔咽峡部和舌尖共散在8、9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溃烂,周围掀红,疼痛拒食,流涎,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考虑外感热邪,邪热内乘于脾,上攻于口舌,腐蚀口腔肌膜,舌为心之苗,口为脾之窍,脾脉络于口内,邪热上熏,导致口腔粘膜溃烂。
辩证要点:本证小孩发烧拒食,流涎,口腔溃烂为特点,舌为心之苗,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热则舌尖红,移于小肠则小便短赤。脾开窍于口唇,邪热乘于脾则口内溃疡,周围掀红,脾在液为涎则涎多,脾胃相表里,胃热则便秘。
取穴:清肺平肝,因肝主风,喉通于肺,发烧清肺平肝可以清热解表利咽喉;清脾胃,因咽通于胃,脾开窍于口其化在唇,咽痛口疮可清脾胃;天河水,因心为舌之苗,三字经不清心经怕有扰神明,心经有热时需用天河水代替;退六腑可推高烧实热和清脏腑之热,对掐合谷可以治疗咽喉痛,揉涌泉可以引火下行去高烧实热;点刺肺与大肠的井穴少商和商阳,是治疗咽喉疼痛的要穴。推拿一次后嘱咐家长回家藿香正气液贴肚脐退烧,煮三豆饮(黄豆、绿豆、黑豆)各等份,水多放,吃豆喝汤代茶饮。大蒜捣碎贴涌泉治咽喉疼痛。
第二天回馈,发烧已退,咽喉疼痛减轻,大便一次,但还是不爱吃饭,守原方再推,第三天复诊口腔溃烂变小,周围已不发红,疼痛减轻,舌红苔白,改穴:清肺平肝,清脾胃,反推天河水到手心。反推天河水比天河水力量稍大,推过手心正好经过八卦穴的坎宫,坎宫属水,有更好的清热作用。嘱咐家长继续三豆饮代茶饮。第四天来诊,口腔溃烂变小发白,小孩自述无疼痛,开始进食。再守原穴推拿一次痊愈。
谢霆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