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同时也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气候干燥,气温转暖,特别容易引发流行性感冒,肺炎、红眼病、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
传染病注意事项
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注意事项:饮食宜清淡,多饮水。02
肺炎
肺炎会引起咳嗽、呼吸短促、发烧、呼吸频率加快等症状中的一种或是全部症状。如果宝宝的感冒未得到很好的控制时(尤其是身体虚弱的宝宝)容易发展为肺炎。
注意事项:注射预防肺炎的疫苗,也是预防宝宝得肺炎的一种有效途径。03
流行性腮腺炎
本病多发生于5-10岁的儿童,它是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肿痛、食欲下降等,一般潜伏期为2-3周,应对病人进行隔离,消肿一周后,就不会传染了。
注意事项:发现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柠檬汁,果汁,可乐等碳酸饮料)。因为这些食物易剌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
04
红眼病
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春季发病率较高。感染红眼病后几小时内就可发病。初起眼发痒,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红肿。注意事项: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要改掉乱揉眼睛的习惯。避免接触结膜炎患者,孩子得了红眼病后,不要用热水清洗孩子的眼睛,以免损伤他的眼角膜。不要擅自给孩子滴眼药水,因为其中可能含有抗生素等成分。05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注意事项: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唯一的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06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注意事项: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柔软、舒适,经常更换。剪短宝宝的指甲。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还可以接种手足口疫苗。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预防措施
预防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居家、教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学校开展晨午检制度,以便及早发现病人,及早采取措施。
5.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6.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7.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
完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