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A组柯萨奇肠道病毒所引起的,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尽量不要在家治疗,由于发病孩子太小以免延误病情,医院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确诊后治疗应用抗病毒药物配以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华药益生菌)为主。护理指导1.可以漱口的孩子,每天用淡盐水漱口;2.注意孩子和家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卫生;3.鱼虾肉蛋和刺激性食物不吃或者尽量少吃,尤其是各种口味较重的零食;4.多喝水,补充益生菌调理肠道;5.食物选择流质性食物,如稀饭,米汤,面条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