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需要小心了,最近疱疹性咽峡炎在各地流行,很多孩子都中招了。
据了解,该病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传染性疾病,而夏季,又是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的季节。
成妈妈的孩子前几天突发高烧,直接飙到40°以上,后来得知是咽峡炎。接近一个星期的高烧,两个星期几乎汤水不进,嘴巴经常流口水。孩子在怀里,当妈的心里真是难受。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传染性疾病,夏季又是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的季节。由于其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造成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引起疾病发生。这些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和埃可病毒,以及并发细菌感染等。
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黏膜损害,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两日内,口腔黏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除了发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滴水不进,一般1—5日内愈合
是如何传染的?
疱疹性咽峡炎有很强的感染性,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唾液、口腔接触等,潜伏期一般为2—4天,全身症状期为7—10天,多数孩子在有症状5天后病情会有好转。
咽峡炎怎么预防?
据了解,一周岁到学龄前儿童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人群。该疾病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让孩子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谨防病从口入。此外,孩子得过一次疱疹性咽峡炎,并不能对其终生免疫,所以家长平时还要注意给孩子做好预防工作勤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发病高峰期尽量少带孩子去超市、商场、电影院等室内公共场所。“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病起病急,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如果抽搐,医院的同时,可以掐住患者的人中穴,不断呼喊孩子的名字,同时要防止在抽搐时咬伤舌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