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这次给大家科普“手足口病”的一个“近亲”疾病、也是近期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的一个疾病——疱疹性咽峡炎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大多为柯萨奇病毒所引起,A组2、4、6、9、16、22型皆可引起此病,B组1~5型也可致病,但较少见。此外,埃可病毒3、6、9、16、17、25型和肠道病毒70型也可引起本病。PS: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共71个血清型
每年4-6月、9-11月
(基本与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重合,因为二者的治病病原体都是肠病毒,只不过类型不同)疱疹性咽颊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可直接经由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以及接触黏膜传播1.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如接触尿布、使用幼儿园公用马桶等),之后通过进食、喝水的方式,让病毒进入肠道造成感染2.接触患病的孩子或被病毒感染的玩具、餐具、食物,然后摸眼睛、鼻子、嘴(通过黏膜接触传播)3.患病的孩子or隐性感染的家长,咳嗽或打喷嚏的飞沫传染给小宝宝
防不胜防
5岁以下儿童(基本与手足口病患儿年龄段重合)
6个月以下的婴儿,有来自母亲的抗体,不容易被感染(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年龄较大的儿童甚至成人,也有可能感染,但大多数人不会出现任何症状(称为隐性感染者),却仍会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1、3-6天潜伏期;
2、毫无征兆,突然发热(39-40℃)3、发热1-2天后,口腔及咽喉出现灰白色疱疹(病变主要在咽后壁,牙龈一般不会出血,嘴角和口周皮肤也不会长疱疹)
4、24小时后,疱疹破裂留下溃疡5、自限性疾病,整个病程一共7-10天
6、婴幼儿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大一点的孩子会说嗓子疼
7、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
同手足口病治疗
1.对症处理,不需要抗病毒(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
2.体温过高且患儿不适,可以退烧药降温
3.必要时吃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止痛
4.选择半流质的食物,如:粥、鸡蛋羹;5.适当给孩子吃点凉的,如凉牛奶、冰淇淋,避免酸的、烫的食物,会加重疼痛6.饭后及时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溃疡愈合1.患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的孩子,传染性较强,应注意隔离治疗,痊愈后1周再去幼儿园
2.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与手足口病有何区别和联系?如何鉴别?
下面几个图,哪个是疱疹性咽峡炎?其他几个疾病是什么?
答案下次揭晓
为了更好地给潍坊当地的朋友们服务,我们建立了潍坊本地医疗健康咨询群,如果您家住潍坊城区或者近郊,都可以加入该群参与讨论。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晚上9点-10点之间会根据朋友们近期关心的问题,提供免费健康主题微课及相关健康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