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孩子发病完整周期表完整的恢复时间要两周左右。高烧的时候,孩子可能不觉得特别疼。等到溃疡期,孩子反而不吃不喝了,因为疱破了。
病毒期3-5天
溃疡期4-6天
痊愈期3-5天
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主要体征表现在咽峡部,初起时咽部充血,咽峡部(咽弓、软腭、悬雍垂等处)可见多个2-4毫米大小的散在疱疹,周围绕有红晕,2~3天后红晕逐渐扩大,疱疹破溃,形成浅溃疡,溃疡可持续4~10天。部分患儿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高。
特点患疱疹性咽峡炎的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主要体征表现在咽峡部,一般舌、齿龈及颊黏膜不出现疱疹及溃疡,一般不出现全身的疱疹。这些特征可与疱疹性口炎、溃疡性口炎、手足口病、水痘、咽结合膜热等类似的疾病鉴别。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家长误认而延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虽属自限性疾病,但部分患儿早期发热体温较高,常达39℃以上,可出现惊厥;咽部疼痛剧烈、红肿明显,严重影响小儿的进食;少数可并发细菌感染,或继发病毒性心肌炎,如并发脑膜炎可危及生命。故一旦发现孩子高烧、口腔溃疡,医院就诊。
发病原因01自身原因因为儿童的抗病力弱,对肠道病毒的易感性高;
02主要原因由于天气炎热,气温高,湿度大,利于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的滋生繁殖,这些病原微生物进入儿童的消化道或呼吸道,就形成肠道病毒感染,也可并发细菌感染;
03环境因素由于人们防暑降温的措施(如电扇直吹、使用空调时温度调得过低,贪凉饮冷,等等)超过了儿童的承受能力,或天气因素(如高温持续、或刮风下雨、气温骤变等)降低了儿童自身的抗病能力进而造成发病。
怎么预防护理?疱疹性咽颊炎主要不是杀病毒,而是在病毒感染时期控制体温,包括局部的症状。
01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很强,因此最近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妈妈可以问问孩子,学校和幼儿园有没有小朋友高烧,嗓子痛。
02注意个人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多刷牙勤洗手,餐具用烫水消毒。大人不要用孩子的杯子,碗勺。
03鼓励多喝凉水对已患病的孩子要鼓励多喝凉水.凉水有镇痛的作用,逐渐地把创面冲刷干净,不感染了,好的会更快。
04饮食要清淡疱疹性咽颊炎口腔疼痛明显,孩子大多都有拒食现象。多吃点清淡流质食物,比如稀饭。稍微好一点了可以面条煮烂一点。适量喝温开水,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可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给患儿适量饮用。
05适当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包括有温水擦浴、冰块冷敷等。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都应同时在足心置热水袋,可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
06病症严重处理进食困难时,医院采取大静脉营养合剂,采用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含漱;中药治疗对此病有一定效果,应根据病情医嘱选择用药。
24医院
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尽可能自己护理,24小时以后如果再不放心,医院来,医生也可以给你一个相对准确的检查。
疱疹性咽峡炎的禁忌01不要用抗生素抗生素对此病无效果。相反,当抗生素把细菌压得太厉害了,没有有益菌钳制霉菌,使霉菌得以滋生,无形中用了抗生素还会延长了病程,加重了病情。
02抗病毒的药尽量不用抗病毒药物会致畸致癌致突变,这是所谓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比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还要可怕。
03忌食刺激性食物生病期间,千万别给孩子吃过热过刺激的食品: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