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幼堂母婴健康管理中心

家长们注意!

最近以来,

南京市多个幼儿园班级

因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停课!

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科张敏:

南京多个地区疾控中心上报了多起病例!

老师、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

一不留神,小朋友就会中招!

两个疾病,源于同一个“恶魔”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以柯萨奇病毒和EV71为主。

主要经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也可经接触污染环境或器具传播。

婴幼儿尤其是

3岁以下的孩子很容易被感染,

潜伏期一般为4到7天!

源头相同,症状却不一样

家长别弄错了!

1、疱疹性咽峡炎

发病区域主要在

嘴巴周围,以及嘴唇内、舌头等多部位的口腔黏膜上,

出现针头大小的小疱疹,

有的患儿还会伴有全身性的皮疹。

皮疹颗粒不是小水泡,更像一个小红点

嘴里的疱疹可能形成溃疡,

导致孩子不肯吃饭,

家长要给孩子吃一些清凉的东西,

孩子吃完后,最好用淡盐水漱口,

防止细菌通过溃疡伤口进入身体。

2、手足口病:

除了发热和口腔出现疱疹外,

手心、脚心也会出现红色的皮疹。

有些孩子7~10天就可自愈。

但也有孩子感染情况严重,

3~5天里病情就急剧变化,

可能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甚至出现死亡!

如果出现呕吐、抽搐、嗜睡、头痛、走路不稳、

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状,

医院!

痊愈后有被再次感染可能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患病

痊愈后依然还会再次被传染。

提醒:晨检老师和家长要注意观察!

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科张敏提醒:

国家手足口病的防控指南是

一个班级如果出现两例及以上病例

通常都是建议停课十天。

学校要做好室内环境的通风和环境卫生,

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空气污浊的地方。

来医院就诊时,最好大人小孩都戴上口罩,

大人也会感染手足口病病毒,

自身可能不发病,

但会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为常见的一种病毒性咽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黏膜亦可发生疱疹。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但不是传染病。

临床表现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好发于夏秋季。

1.症状

起病急骤,高热、咽痛、烦躁不安、流涎、厌食、呕吐、全身不适、吞咽困难,精神萎靡和惊厥等。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婴幼儿常表现为进食时哭吵、不愿进食

2.体征

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表面覆有淡黄色或白色假膜。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可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病程为1周左右。

检查

病毒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近年来免疫荧光、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对病原作出早期诊断。

如合并细菌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行咽拭子培养可发现致病菌。C反应蛋白和前降钙素原有助于鉴别合并细菌感染。

鉴别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手足口病

(1)病原体两者均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疱疹性咽峡炎为柯萨奇A组病毒,手足口病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重症手足口病多由EV71感染引起。

(2)诊断仅于口腔咽腭部位、悬雍垂的黏膜上或口腔其他部位出现疱疹,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如手、足、口、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诊断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均可以伴发热或不伴发热。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未见疱疹,也可以先于口腔部位出现疱疹,之后再出现手、足、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的皮疹。

2.疱疹性口腔炎

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小儿,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疱疹性咽峡炎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黏膜,此点与疱疹性口腔炎迥异。

3.复发性口疮和Bednar口疮

很少发生于咽部,而且一般无全身症状。

治疗

1.一般治疗

告诉患儿家长该病的自限性和治疗的目的,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注意休息、居室通风、多饮水、流质饮食、补充维生素类,并且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等。

2.抗感染治疗

(1)抗病毒药物(而非抗生素)可试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口服或静脉点滴,口腔局部喷利巴韦林气雾剂。部分中药制剂如双黄连、板蓝根、清咽冲剂等清热解毒药品也有一定的抗病毒疗效。

(2)抗菌药物本病为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抗菌药物。

3.对症治疗

(1)高热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亦可用物理降温,如冷敷或温水浴。

(2)发生热性惊厥者可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3)咽痛可含服咽喉片。

预防

儿童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少到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家长应医院进行确诊,以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对症治疗。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和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学是推拿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和相关临床知识的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通过辨证施治,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治疾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是一门独具特色的中医临床学科。

疱疹性咽峡炎的产生一方面是孩子的免疫力低下,二是气候对孩子影响。孩子免疫力低下是该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该疾病的病机是寒湿阻滞中焦,气机郁而发热,上攻咽喉,发而为病。也有的中医认为,该病是湿温侵袭幼儿机体。

疱疹性咽峡炎的诱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宝宝呼吸道而引发疾病。

治则

疱疹性咽峡炎在临床上治疗的方法是温化中焦,疏导气机,潜阳下行,临床效果很好!

治疗处方

清心经(清天河)、清肺经、清肝经、清小肠、清胃、补脾经、补肾经、足底涌泉、按揉合谷、板门、运内八卦

高热:+清天河、内劳宫、打马过天河(可配合温开水退热快)、水底捞月、+退六腑(候选)

腹胀、流涎:+掐揉四横纹

恶心、呕吐、舌苔厚腻:+清脾经

烦闹、惊悸:+捣小天心、开窍四部

头痛、鼻塞:+阳池、迎香、黄蜂入洞

无汗:+拿列缺、二扇门

咳嗽剧烈:+运内八卦5分钟、天突、膻中、乳旁、乳根

以上取穴依据症状取5-10个,无论男女均取左手操作;

操作次数依据孩子大小、、、0次不等;

时间3-10分钟,操作频率-次/分钟;

手法轻、快、柔、和;

每次操作在两餐之间,最好在上半天操作,操作结束喝温开水卧床休息。

不能完全辨别诊断时切莫模仿,请在专业人士正确指导下使用,谢谢!!!

小儿推拿,以手代药。无论是调理脾胃还是病后康复,增强体质,扶幼堂小儿推拿用妈妈般温柔的双手,保护孩子,减少药物,让孩子远离抗生素!

亲爱的妈妈,让我们一起携手,为改变“中国式家长用药方式”而努力,爱孩子,从少用药开始!

西工店:西工区健康西路西50米升龙广场A区1号楼20号商铺(宏易欣餐厅附近)

营业时间:9:00-20:00

预约-/

结语:扶幼堂感恩一路有您的相伴,谢谢信任于支持!我们会努力做的更好!

欢迎







































首席权威白癜风专家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yya/25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