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的口病高发期你必须知道问题都在这里

每年进入5-7月,让家长谈之色变的手足口病又会流行起来。家长们第一怕孩子得手足口病,需要知道如何预防;第二万一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不知道在家里要呆多久,要怎么和其他孩子隔离,家里怎么消毒,要怎么处理孩子的玩具等。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早期症状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儿童发病率最高。其他年龄也可发病。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明显的预兆,多数宝宝突然起病,早期表现主要是发烧,随后会出疹子。手足口病引起的疹子是一种透明的水疱,主要集中在手、脚、口腔和肛门周围,疹子不痒、也不会留疤。出疹子的同时,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类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

二、如何区分手足口的疹子和出水痘的疹子?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水痘的疹子一般会遍布全身,以前胸后背部最多。此外,头皮、脚底、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现疹子,非常痒,呈现透明的水泡,泡内液体较多。手足口病的疹子则主要出现在口腔黏膜、手、脚和屁股等部位,泡内液体较少,比较干瘪,同时伴随口咽或口腔溃疡,宝宝会因咽痛导致拒食。

三、如何区分手足口的疹子和荨麻疹的疹子?

荨麻疹属于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一般是因为过敏性食物、药物或者昆虫叮咬而出现的水疱、丘疹等皮疹。荨麻疹的疹子呈淡红色或淡褐色,摸起来较硬,大小不等,周围无红晕,多会剧烈瘙痒,以夜间尤为明显,严重影响宝宝睡眠。可群集或散布,多见于胸背和四肢。手足口的疹子多为大米状的椭圆形白色水疱,周围有红晕,不痒,散布于指腹、手掌心、脚掌心、口腔等部位。

四、如何区分手足口与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种比较特殊的感冒。在临床门诊中,一般每个感冒患者中就有5至10个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手足口病多为嗓子里先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并伴有发烧。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初为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五、如何治疗轻症手足口病,具体如何对症处理呢?

跟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类似,绝大多数的手足口病例,病症都比较轻。目前还没有针对肠道病毒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所以治疗手足口病就只有尽力去缓解它表现出来的症状。

比如手足口病宝宝表现出了高烧症状,就使用退烧药;如果出现了呕吐和脱水等症状,就给他们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即使用口服补液盐。饮食上应给于流质偏凉食物,以避免刺激溃疡造成疼痛。

六、手足口病可以自愈吗?

根据病情轻重可以将手足口病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占比99%左右的轻症手足口,只是发烧和出现疱疹,可以居家护理里,只要对症护理得当,随着身体免疫力的提高,自己可以把病毒清除掉。宝宝1~2周可以自愈。第二种情况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占比1%左右,多由E71感染引起,需额外引起注意,一定要住院治疗,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死亡。

七、宝宝得过一次手足口病,是不是以后就不会得了呢?

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导致手足口病。因为病毒种类比较多,各种病毒间,甚至同种病毒不同血清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因此得过一次手足口病的宝宝有可能因感染不同种病毒(或不同的血清型)而导致多次发病。所以,即使得过手足口病的宝宝也还是要预防这种病。

八、宝宝得了手足口病,今天一个星期了,基本好了,现在还有传染性吗?宝宝可以去公共场所玩了吗?天天关在家里,我都怕她憋出病来。

手足口病的隔离期应该是从感染后的14天结束。通常潜伏期2-7天,建议再隔离3-4天,带着宝宝到没有小朋友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既能满足宝宝玩耍的需求,又能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别的孩子。

九、宝宝得了重症手足口住院十四天,出院后大拇指指甲有退落,正常吗?

手足口病后出现的指甲脱落比较常见。不用特殊处理,等待新甲推掉旧指甲即可。在旧指甲掉落前,注意指甲周边连接皮肤处不要因为旧指甲翻转而撕裂。

十、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卫生部有一个五句真经一定要落实: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十一、成人有可能会被生病的宝宝传染上手足口吗?

人类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成人大多因已经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成人即使感染了手足口病的病毒,在自身抵抗力强时也不会表现出症状,但当成人忙于照顾生病中的宝宝而疲劳过度,抵抗力低下时,也会有部分被宝宝传染上而发病,通常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有人会误以为是口腔溃疡。所以提醒家长们在照顾宝宝的同时,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提醒:出现下列情况,家长需要带宝宝及时就医:

1、四肢抖动、瘫痪或者抽搐;

2、频繁呕吐;

3、持续高烧不退;

4、呼吸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口唇发紫;

5、精神差,白天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

6、面色苍灰、皮肤出现花纹、四肢发凉,出冷汗;

7、3岁以下的宝宝,尤其是病程在4天以内的,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变化及时就医。

延伸阅读:

一、轻症手足口病宝宝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1、消毒隔离。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处理。一般常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2、皮肤护理。护理时注意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勤换洗消毒。患儿皮肤保持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洗皮肤2次,勿用肥皂,动作轻柔。勤换衣着,穿宽松柔软棉质衣裤。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搔抓皮肤,皮疹外涂炉甘石洗剂或三黄洗剂,防止疱疹溃破后感染。

3、口腔护理。应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餐后应用盐水或淡盐水漱口。口腔有糜烂者可予一些中成药喷剂,促使创面早日愈合。

4、轻症患儿采取居家治疗。首先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如饭前、便后应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后,均要洗手。家庭居室要通风,衣服、被褥勤暴晒,饮食上宜给予富有营养、清淡、易消化食物。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禁止带患儿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5、防止高热。该病患儿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5℃,应适当使用退热药。

二、吃荔枝引起手足口病?

“吃泡药水荔枝引发手足口病?”广州医院儿科副主任陈燕表示,目前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播和呼吸道、消化道传播,而以“荔枝等食物作为传播源”的说法在科学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网上流传保鲜剂荔枝和手足口病有关联一说也不成立,手足口病是病菌引起的。针对消费者对保鲜剂残留的担忧,他表示,可以将购买回来的荔枝在常温下晾一会后,再用温水浸泡,就能洗干净。

三、详解预防手足口病的五句真经

1、吃熟食。不要吃生冷或半生不熟的食物,确保食物安全、易消化。

2、勤洗手。宝宝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洗完手后应使用独立毛巾擦干。家长们在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宝宝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后,也要洗手。

3、喝开水。不喝生水,多喝开水,促进新陈代谢。

4、勤消毒。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宝宝的餐饮具、奶瓶每次使用前,应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玩具更应该每周清洗;宝宝的尿布、毛巾、衣物、被褥也要经常换洗和晾晒。

5、常通风。不仅室内居室要勤开窗通风,而且不要到人员复杂、空气质量较差的公共场所去,避免从空气飞沫中感染病毒。

总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潜伏期一般2~7天。预防手足口病一定要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END-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喜欢就







































白癜风药
白癜风症状有那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yya/24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