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请

进入5月以来,天气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孩子抵抗力差,容易中招,特别是在幼儿园,极易相互传染,家长们必须警惕。

什么是手足口病?

家长们可以先从一张图认识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防可治。世界各地都有手足口病的散发和爆发,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该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体:20多种(型)人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传染源:手足口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病毒可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如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易感人群: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

发生时间: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

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

隔离期限:所有疱疹变干方可,一般为2周

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

目前唯一可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建议≥6月龄的易感儿童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二类疫苗”,有意愿接种者按“知情、自愿、自费”原则到辖区的预防接种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种。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家长篇)

1、勤洗手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特别注意提醒儿童饭前、便后、接触患儿后、接触公共物品如玩具、书本等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勤消毒宝宝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等要清洗干净,煮沸消毒;对宝宝经常玩的玩具也要进行消毒,可以选用0.3%的84消毒液进行擦拭、浸泡。

3、勿食生EV71病毒对胃酸不敏感,所以家长一定注意,不能给宝宝喝生水,不给宝宝吃生冷食物。

4、勤通风家里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这是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撒手锏”。

5、少扎堆流行期间,尽量避免接触患儿,尽量避免带宝宝到市场、车站、游乐场等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6、早就医儿童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进行治疗。患病过程尽量少带孩子去游乐场等场所,以免传染给其他健康小朋友。就医过程尽量将托幼机构、班级等信息告诉医生,以保证相关单位能够及时发现聚集性疫情。

7、防并发居家患儿,家长应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yya/228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