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第一次在国内大面积爆发是年在安徽阜阳,不到2个月发生例患儿,例重症,占总病例的5.8%,22例死亡,占总病例的0.3%。当年5月,手足口病列入丙类法定传染病。自此家长谈手足口病而色变。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95%以上的患者是6岁以下的儿童,一般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从上面的数据看,手足口病一般以轻症为主,重症仅占不到6%,死亡病例为0.3%,,而且这个数据还是年的数据,现在的医疗条件和重视程度,重症比例和死亡病例,只会更低得多。大家要重视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治疗,手足口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手足口病从哪来?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这些病毒主要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得病后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所以有多个小朋友的家庭,在有小朋友患病时,要多注意隔离及加强全家的个人卫生细节。
手足口病在南方的高发季节是每年的4-6月,10-11月,所以很快就是高发期了,家长的个人卫生细节是很重要的,手足口病在成人是很少发病的,但可以带病毒传染给家里的小朋友,所以说家长和家庭,才是小朋友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如何才能让家长能更好的保护小朋友:
1、勤洗手、会洗手。家长和小朋友要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同时不要让小朋友养成吃手或者用手摸嘴巴的习惯,不要有咬玩具的习惯。洗手不能只是简单在水龙头下冲冲,需要用肥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配合下图的六步洗手法来洗。
2、勤洗晒。要及时丢弃一次性尿布或及时清洗、暴晒、消毒尿布,勤晒衣被,经常清洗、消毒儿童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玩具和其他物品,因为手足口病病毒对酒精不敏感,所以应采用高温(>56℃)、漂白粉或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
3、勤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晒太阳。
4、少扎堆。做好自我保护,幼儿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应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到医院看病时尽量戴口罩。
5、早预防。现在已有自费的EV71型病毒手足口病疫苗,可以预防由EV71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没有预防作用。因为重症的手足口病病例中,90%以上是由该病毒引起的,所以即使不能预防所有类型的手足口病,还是推荐6个月至6岁的小朋友接种。
怀疑得手足口病怎么办?儿童手足口病症状基本如下图:
怀疑儿童得了手足口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早就诊。若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症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饮食情况、休息情况、精神状态等方面,医院诊治,因为重症手足口病起病轻,进展快,若没有得到及时救治,两三天内即可引起了生命危险。所以发病时及时的诊疗是很重要的,医院在技术和设备都能够保障儿童得到正确的诊疗。2、勤护理。多喝水,不吃酸辣。喝凉水,也尽量不要给孩子喝热水,喝凉水能让孩子咽部舒服很多。而且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多喝水,冲洗咽部,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3、遵医嘱。按医生的要求按时按量给孩子服用药物。即使在病情缓解后也要按时用药,不可擅自停药。
4、多清洁。及时清洁手足、肛门处的破溃可以避免细菌的激发感染,同时可以用金霉素以减轻疼痛,并促使愈合。孩子的衣物及时清洗晾晒或消毒,粪便要及时消毒处理。
如果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必须等疱疹全部干燥并脱痂后一两天才能回校上课,整个过程可能需要2周左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