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8月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

“每年的4-8月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全国各地就诊患儿人数剧增。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4月份手足口病发病数已经达到人,形势十分严峻。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来势汹汹,尤其是对5岁以下的孩子更具威胁。孩子一旦发病,免不了遭罪,严重的手足口病还可能危及生命。那么今天就来和大家专门讲一讲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这一对表兄弟,了解之后才能够进行有效预防。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异同

NewsWatch

相同点:

1.都是宝宝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且都是由于肠道病毒引起的。

2.传播途径类似,是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到消化道,还有密切接触的一些传播为主。

3.都有可能出现发热、咽痛以及口腔和咽峡部的疱疹。

不同点:

1.疱疹性咽峡炎属于手足口病的一种,只不过咽部有疱疹,它的来势更为迅猛。

2.从并发症来说,手足口更危险,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3岁以下的孩子有可能会因此而患上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疱疹性咽峡炎

NewsWatch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一般在突然间会出现高热,潜伏期是3-10天左右,大概24-48小时可以达到高峰,最高的时候体温有39-41度,还可能伴有抽搐。

先发热后出现疱疹,长在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附近。疱疹破了之后就会出现咽痛,孩子吃东西会哭闹难受。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的多发病、常见病。

该病好发于夏秋季(目前正值高发季),传染性强、传播快,那么小儿疱疹性咽颊炎该怎么预防呢?

何为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有何症状呢?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为1周左右。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但不是传染病。

夏秋季节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这时气温高、雨水较多、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导致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呼吸道而引发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侵袭1-7岁的儿童,潜伏期2-4天,全身症状一般在4-6天后自愈。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应该如何预防呢?

1.平时,儿童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少到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

2.当人体免疫力低的时候比较容易复发。平时可以注意,合理饮食、合理睡眠、加强煅炼、增加免疫力,还有建议多给小孩补充维生素C。

3.这种疾病不能排除有复发的可能性。小孩的反复发作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有关,应该尽量避免已知能引起溃疡发作的食物和活动。。

1、清热的主要穴位:

清天河水

退六腑

清大肠经

清天柱骨

下推七节骨

2、咽喉疱疹不适:

揉扁桃体外方

揉廉泉

揉天突

手足口

感染手足口的孩子,除了口腔咽部和软腭有疱疹外,孩子的口唇、手脚,肛周附近也会长有斑疹、斑丘疹或囊泡性皮疹,有时膝盖和手肘也会有皮疹。

手足口病皮疹的特征有“三个四”: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先出疹再发热(有的也会无热),一般是中低热,咽痛症状比较轻,甚至有的孩子没有咽痛症状,发热1~2天就恢复正常。

但是家长要密切观察有没有重症情况,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如果有发生以下情况,医院:

1.持续高热不退。体温大于38.5甚至39-41度,即使吃了口服退烧药之后仍然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反应非常差、频繁呕吐、易受惊吓,甚至有一些肢体抖动的表现,出现抽搐或者是四肢无力。

3.明显的呼吸和心率增快。

4.出冷汗,手脚凉,末梢循环不良(按着宝宝的指甲直接变白了,当松开之后迅速变红,如果他在这个过程中持续的时间超过两秒了还是没有完全的变红,甚至时间更长)。

5.出现高血压、高血糖。

6.查血的时候,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食疗法

1.荷叶,绿豆煮水,再兑苦瓜汁,加冰糖喝。有清热、健脾、祛火、利湿的功效,对邪犯脾肺型效果好。2.竹叶、冬瓜、红豆适量,共煮水加冰糖喝,对湿热蒸盛型效果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yya/225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