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起学习一下几种高发的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知识吧!
(一)流行性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
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声音哑和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注意事项
1.注意防寒保暖,多进行户外活动,加强身体锻炼。2.饮食宜清淡,多饮水。
(二)腮腺炎:多发于5-10岁的儿童,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肿痛、食欲下降等,一般潜伏期为2-3周,病人隔离,消肿一周后不再传染了。
1.发现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2.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剌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3.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
(三)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主要症状: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此外,也可见头痛、寒战、肌肉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1.勿接触或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品2.增强卫生意识,注意自我保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四)红眼病:又称急性结膜炎,春季发病率较高。感染红眼病后几小时内就可发病。初起眼发痒,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红肿。注意事项1.注意个人卫生,改掉乱揉眼睛的习惯。2.避免接触结膜炎患者。3.不要用热水清洗孩子的眼睛,以免损伤他的眼角膜。4.不可擅自给孩子滴眼药水,因为可能含抗生素等成分
(五)麻疹: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出疹子”。表现为发热、两眼发红、流泪、怕光,发病后3-4天身体逐渐出现红色斑丘疹。先出现在耳后,逐渐蔓延到脸部、胸部、腹部、手和脚;2-5天皮疹出齐,这时症状最重;再过5天皮疹消退,症状减轻。注意事项1.发病幼儿应在家中隔离2.注意病儿的皮肤、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洁。3.孩子皮疹加重,或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如出现嗜睡、精神差、拒食、面色不好等),医院复诊。
(六)手足口病症状: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注意事项1.医院诊治,并按医嘱服药,并卧床休息。2.一定要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以免传染其他孩子。3.手足口症类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细心呵护,注意预防隔离,以防扩散流行。
家园携手,共同抵抗春季传染病预防让我们为了孩子的健康共同努力吧!
-End-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