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为确保幼儿身体健康,增强家长们防病的意识,幼儿园就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希望家长积极配合,协助做好各项疾病的预防工作。
1.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居室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大人不要在室内吸烟,伤害孩子的呼吸道。
2.晴天要常常带孩子到户外做适当的运动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如散步、慢跑、跳绳、拍球、踢球等。
3.避免接触传染源不到空气混浊、人口密集的地方,如超市,室内游乐园等。
4.防过敏性疾病如有过敏性疾病史的孩子,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应避免让孩子接触过敏源,不带孩子到花园、花店玩耍,不进食有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蚕豆,鱼虾蟹等。
5.营养均衡合理按时进餐,不偏食,荤素搭配,粗细粮混吃,甜咸适合。
6.及时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有高烧、皮疹、呕吐等症状,医院检查、治疗并通知班级老师,同时注意孩子的休养。并配合幼儿园做好隔离措施,医院确认痊愈后,(携带“复课证明”),再返园学习。
7.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孩子体内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是在夜间熟睡时,相反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生长发育及抵抗能力。
8.经常洗手手是传播疾病的媒介,脏手上的病毒能存活70小时。
9.合理用药误区一,一有头痛脑热或流清鼻涕等就用抗生素,不但治不了病反而使体内的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变得弱不禁风。误区二,常用清热解毒中药预防感冒。常吃寒性良药易伤孩子的脾胃,损耗人体正气,给病菌入侵开了方便之门。
10.详细检查幼儿的预防接种本发现有漏种的疫苗要及时补种。
幼儿常见传染病小常识:
手足口病:
常见症状为口痛,厌食,低热。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无局部淋巴结肿大。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比水痘疹小,2-3天后吸收,不留痂。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特点是病程短,症状轻,一般两周就能痊愈。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公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护理:隔离,卧床休息,多喝开水,室内要保持通风等。
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婴幼儿的发热是由普通感冒引起,其中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引起,不要擅自给孩子口服头孢等抗生素类药物。得了疱疹性咽颊炎的孩子,除了发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滴水不进。这些症状没有特效药,医生一般是对症处理,比如当孩子出现脱水症状时进行补液,并开出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可以起到辅助抗病毒的作用。对发烧并出现口腔疱疹的孩子,喂食后更加要注意口腔卫生,给孩子漱口,避免细菌从溃疡的伤口进入,造成进一步的感染。
水痘:
水痘由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间接感染。该病传染性强,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但较常见于儿童,未接种过水痘疫苗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也较易感染。刚开始症状很轻,也可有微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或轻度腹泻,发热的同时或在1-2天内,身体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成内含透亮液体的小水疱,成为疱疹。
温馨小提示
1.传染病高发期间,记得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4.痊愈后,要到社区或者疾控中心开复课证明方可入园。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