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
疾病小知识
佛山禅城区保利和乐稚美天盈幼儿园
EPIDEMICPREVENTION
家长须知
01
认识疾病
02如何护理
03如何预防
04园所消毒
ANNOUNCEMENTS
认识疾病
1、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秋季,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出现在口腔。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有两种传播途径:一个是病从口入,另外一个就是通过呼吸道传播。
符合以下3条标准可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
●急性起病
●主要症状:咽痛、发热;
●主要体征:咽部充血,散在灰白色疱疹,疱疹一般出现在发烧24小时以后,位于悬雍垂、咽喉壁、扁桃体及邻近软腭等处。口唇黏膜及手、足、臀等部位无皮疹。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其他年龄也可发病。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明显的预兆,开始阶段的外在表现和普通感冒发烧比较相似,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显现出一些具体的特征。
多数宝宝突然起病,早期表现主要是发烧。出现发热,手心、脚心出现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红疹、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发病时,多部分宝宝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引起的疹子是一种透明的水疱,主要集中在手、脚、口腔和肛门周围,疹子不痒、也不会留疤。出疹子的同时,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类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
SAFETYTIPS
如何护理
?饮食上要注意尽量食用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为主,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水漱口;
?注意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擦浴,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并注意保持干爽。
SAFETYTIPS
如何预防
1、疱疹性咽峡炎
夏秋季节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它主要侵袭1-7岁的儿童,潜伏期2-4天,全身症状一般在4-6天后自愈。
医生提醒,平时,儿童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少到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
2、手足口病
1、接种手足口疫苗,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2、首先要让宝宝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不管是饭前便后、还是外出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避免接触其他已经患了手足口病的孩子。
3、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如果宝宝出现手足口病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4、饮食干净,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为孩子准备食物时,请将食物彻底清洗干净,并加热煮熟。尽量不给孩子食用剩饭剩菜,不要将蛋糕、饼干等食品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宝宝的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燥热、难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免肠胃“疲劳”。
SAFETYTIPS
园所工作
1、加强晨午检工作
我园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疾病知识,指导教师加强晨午检工作,及早发现,做好早隔离早报告早预防。
2、加强卫生教育工作
①告诉孩子什么时候需要清洁我们的双手?
进食前、如厕后、外出回家后、接触分泌物后、用手触摸口鼻前、处理垃圾或者其他污物后。
②学习七步洗手法
③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不喝生水、不吃生食、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物品。
3、加强消毒工作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保育老师们每天都会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做好环境卫生清洁。幼儿活动室、教室等保持良好通风。活动室地面每天湿式拖扫,每天用含有效氯mg/L消毒液拖地一次。门把手、桌、椅等各种物体表面每天擦拭消毒。教玩具及图书每周保持消毒与晾晒,将病毒扼杀在摇篮里,确保幼儿的在园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