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归笼”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
各地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开学
北海昨天也发布通知6月1日可以开学了。
但是
有一类传染性极强的疾病
正在威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需要引起广大家长的注意
它就是手足口病
说起手足口病
想必各位家长都不陌生
有家长可能就想说了
手足口病不就出些疹子吗?
有什么好担心的......
错!错!错!
虽然绝大多数手足口病
病例症状轻微
但是有少数病例会发展称重症
极个别甚至会死亡
据了解,这个病专门袭击6个月-6岁之间的孩子,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中,它以发病人数.6万位居第一。
而且
目前该病仍无特异性治疗手段
最有效的应对措施
就是做好预防
国家卫健委新冠防控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此前曾表示:手足口病传播系数是新冠病毒的3倍。
曾光教授称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其他原因
让家长产生了疫苗犹豫
然而当下
进入夏季是疫苗接种的关键时刻
他认为
如果忽视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
重症手足口病病例数
可能明显高于目前水平
图源:新华社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1/粪口传播。
病毒在感染者的粪便中存活时间较长,可直接或间接污染水、食物等,通过食用被污染的水和食物造成感染。
2/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被患者粪便、疱疹液、唾液、鼻涕等污染的物品(玩具、毛巾、衣服等)而发生感染。
3/呼吸道传播。
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且隐性感染率较高。
得了手足口病,会有哪些症状?
得了手足口病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
手“烂”、脚“烂”、嘴“烂”
甚至屁股“烂”
(长满水泡、疱疹,容易被抓烂)
其伏期一般为2~10天
平均为3~5天
大多数患者1周内可痊愈
但少数会在病程5天内
发展成手足口病重型或危重型
危重型病情凶险,进展迅速
若不及时诊断和救治
则病死率超过80%
如何辨别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颊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口腔咽颊部疱疹,少数病例会出现高热惊厥、脑炎等并发症,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在4~6天,偶尔延至两周。手足口病早期像感冒,起病急,发热,一般为38度左右,可有咳嗽、流涕、影响食欲、恶心、呕吐等表现,疱疹,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和膝盖处。区别手足口病引发的皮疹记住“三个四”——四部曲:病毒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保护易感人群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尤其对于6个月-3岁孩子,要尽早进行疫苗接种。此外还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加强锻炼、开窗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图源:深圳卫健委//////////////最后小合还要给大家划一下重点
手足口病:发病急,传染性强
家长时刻记得
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