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36个小朋友中23人发病,绍兴宝宝

每年到了6、7月,在媒体的报道中,总能看到某某幼儿园孩子接连病倒,而与之相关的都会提到的两个疾病名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4月到7月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一不留神,小朋友就会中招。

一个班36个小朋友,23人中招

这不,6月刚开个头,警钟又已拉响——

温州黄先生的儿子今年6周岁,上幼儿园大班。端午节那几天因体温高达39摄氏度以上,到医院求诊。医生说,孩子得的是疱疹性咽峡炎。“全班36个小朋友,有23个请假了。”黄先生说。

那绍兴的宝宝们情况怎么样?

医院儿科每天看病的小朋友有很多,有时一天多达六七十个患者。而且住院部也全满,需要预约排号。这些小朋友中,有1/3至一半,被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这其中,一两岁和六七岁两个年龄段的患者比较集中。

01

病因

两个疾病,源于同一个“恶魔”

手足口病以及疱疹性咽峡炎,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柯萨奇病毒和EV71为主。也就是说,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同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不同临床表现。

02

症状

虽然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致病源头相同,表现症状却不太一样。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潜伏期为2-10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患病的宝宝会出现发烧的症状,部分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和普通感冒很像。然后,宝宝的口腔、手心、脚心和臀部会出现皮疹或疱疹。但好在大部分患病宝宝的症状都很轻微,一周左右就会自愈。

疱疹性咽峡炎表现口腔有疱疹,而手足、膝盖、臀部没皮疹。但有些患儿可以先有口腔疱疹,之后手足等部位再出现皮疹,所以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需密切观察手足膝盖臀部等部位有无皮疹出现。

03

治疗

对抗“恶魔”,这四点要守牢

一:宝宝发烧超过三天,需及时就诊

虽然多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属于自限性疾病,症状较轻的孩子一般一周左右痊愈,但少部分孩子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如果患儿超过三天高烧不退,或出现浑身发软,呕吐,惊跳,肢体抖动等情况,要高度怀疑并发脑炎可能,需及时就诊。

二:别凑热闹,少去人多的地方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染,所以,体弱的孩子要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已经得了手足口病或者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至少需要隔离两周。

三:外出回家及时洗手,家长自己也不要忽视

外出回家要及时洗手,许多家长对孩子们都是这样要求并且执行的,对自己就难免松懈,这同样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隐患。

成人接触了手足口病毒同样可能感染此病,由于成人抵抗力强等原因,没有出现手足口病的相关症状,但是已经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了。虽然没有相关症状,但体内已经携带了该病毒并且也会向外排毒,传染给孩子。

所以,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换洗衣服、晒被褥。

四:不要乱用抗生素

有的家长说用抗生素去预防,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抗生素是杀菌和消炎的作用,却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如果家长给孩子乱用抗生素,还会导致菌群混乱,无形中会延长病程,加重病痛。

预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可以给孩子接种疫苗。

去年11月,我国自行研发生产的EV71灭活疫苗在浙江全面上市,可预防由EV71感染的多种疾病,家长可带孩子就近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EV71灭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为6月龄至5岁儿童。

夏季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这种“来势汹汹”的传播性疾病,往往一现身就撂倒一大片孩子。但只要科学护理、学会判断需要警惕的信号,孩子都能很快好起来。

说到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最关键的,防止病从口入就要勤洗手!

欢迎转发点ZAN!

本文来源:年糕妈妈、浙里绍兴,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第六生产大队

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sxtsw

.







































白癜风哪里好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yya/12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