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全身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为特征。
水痘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尤以2-10岁儿童多发,易造成爆发流行,冬春季是高发季节。水痘患者是 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至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前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病后免疫力持久。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防范水痘,近期,东外疾控防疫站工作人员来到我校进行水痘传染病排查工作。
水痘典型症状为全身性皮疹并可伴有瘙痒,发热数小时至24小时出现皮疹。皮疹会先出现在躯干和头部,然后波及面部和四肢。排查工作人员重点针对学生的手部、口腔、头部、背部等部位进行了全方面的检查,对于学生疑似水痘病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校外托管也是学生聚集的一大场所,通过调查发现,校外有不少托管已爆发水痘。针对已发病情托管,学校与之积极沟通协商整治,预防学生二次传染。
学校一旦发生疫情,以 时间上报区教育局安全科和东外疾控防疫站,相关部门接到疫情上报及时来我校指导工作,提醒学校在平时预防传染病时应做到勤管理,做好晨午检、缺课追访的检查,使用好安全手册。
水痘如何预防
1.接种水痘疫苗
接种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方式。由于水痘疫苗属于自费的二类疫苗,有些家长未带孩子接种或只接种了一次,达不到有效保护力度。接种1剂次的保护效果平均水平在70%,而接种2剂次的保护效果接近%。建议家长们,带孩子完成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
(1)常规接种
12月龄-12周岁儿童,第1剂在12-18月龄均可接种,建议满15月龄时接种,满3周岁接种第2剂,应在4周岁前完成。
另外,要注意的是,18月龄以上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应尽早接种第1剂水痘疫苗,并在满3周岁后接种第2剂(与前1剂间隔至少3个月);已经接种过1剂的4-12岁儿童,应尽早接种第2剂,与前1剂间隔至少3个月。
13周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疫苗,建议第2剂与第1剂间隔在8周以上(最短间隔至少4周)。
(2)暴露后免疫接
如果和水痘患者接触了,也可以接种疫苗进行应急保护。接种应在暴露5天内, 3天内开展应急接种。接种对象为大于12月龄,没有接种过2剂次水痘疫苗或患病史的人群。
2.控制传染源
发现水痘患者,应进行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原则上患者应隔离两周至疱疹干燥结痂为止。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人员,应隔离观察3周,尽量减少接触他人。
3.切断传播途径
及时对患者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多开窗通风,少去人多的场合。
如何护理
患了水痘后,孩子们要遭受不小的折磨,需要家长们给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
1.注意清淡饮食
以富营养、易消化饮食为主,可以进食绿豆汤等清热解毒的食物。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饮开水。避免进食发物.食用发物后会使皮疹增大增多,从而延长病程,如蘑菇、香菜、鲫鱼、生姜、大葱、羊肉、海虾、南瓜等。禁食辛辣之物如辣椒、韭菜、胡椒等;禁食油腻热性之物如油煎、炸鸡、羊肉等。
2.注意清洁
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采取洗、晒、烫、煮、烧等方式进行消毒。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3.注意病情变化
如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咳喘,呕吐、头痛,烦躁不安,嗜睡,惊厥,医院就医。
4避免用手抓破疱疹
孩子得了水痘,因为瘙痒而忍不住会用手去挠,家长要剪短孩子的指甲,注意手部清洁。同时,教育孩子不要抓破疱疹,挠破后易继发细菌感染,甚至留下瘢痕。
5多开窗通风
通风可快速降低室内病毒含量,但通风时也要注意防止患者受凉。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
德育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