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升高,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5-7月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幼儿园和家长都进入了全民皆兵的状态。为了幼儿的健康,让我们家园共同配合,以科学的态度一起防范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又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一般为2—7天,病程一般为4~7日,重者可长至2周。
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特征?
疱疹能长期潜伏在体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再发感染,它能侵犯人体多个器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疱疹性龈口炎为幼儿较常见疾病,原发型多见于1~5岁儿童,好发于口腔、牙龈、舌、硬腭、咽等部位。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群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表面溃疡,会发高热,也可开始即表现为红斑、浅溃疡,疼痛明显。自然病程1~2周。可在诱发因素刺激下,于同一部位反复发作,称为复发型。
如果宝宝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家长也不用太担心,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靠护理。如果护理做得好,一般2—3天体温就下来了,一周左右就好了。可见做好预防工作很重要。
如何预防?
1、不要接触有口疮的患者。
2、饮食要清淡。
3、注意口腔卫生,不要吃手指,一定要让孩子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可选用淡盐水漱口。
4、应多饮水有利于降温。
5、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米粥、果汁。
6、同时家里要勤通风、晾晒被褥、消毒玩具,尽量避免去公共场合。
7、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科学的做好前期预防工作,让孩子们平安、健康的度过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期。
高冬萍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