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7月发过一篇《宝宝发热的家庭处理》,文章里面讲到疱疹性咽峡炎是宝宝常见发热的原因之一。近来,罹患“疱疹性咽峡炎”的宝宝特别多,那些发烧、流口水、拒饮拒食、哭闹等症状让家长抓狂,部分熬不住的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去住院输液。
今天,我就给家长唠叨唠叨“疱疹性咽峡炎”这个“东东”。让我们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不惧怕,从而镇静处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咽峡炎,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传染性强,流行很快。夏秋季发病率高,主要累及1-7岁儿童,小婴儿也有发病较多。同一患者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由不同型肠道病毒引起。
“元凶”是谁?
疱疹性咽峡炎“元凶”——病原体,大部分为柯萨奇病毒所引起,A组1-10、12、22型皆可引起此病,B组1-5型也可致病,埃可病毒3、6、9、16、17、25、30型也可引起本病。我国台湾的研究显示EV71(手足口病)爆发流行期间,约10%儿童发生症状性EV71感染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
可以看出,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有20多个亚型,也就是20多个“小坏蛋”相约而行。这就是为什么会同一儿童可能多次发作,或与某些手足口病难以鉴别诊断的原因。
临床表现
①潜伏期:2-4天:患儿可能只表现稍哭闹或完全无症状
②发热:常常突起发热,发热多为低度(37.5-38°)或中度(38.1-38.9°),也可高达40°以上,甚至个别引起惊厥。热程2-4天。
这也是部分娃娃接种疫苗后易耦合该病的原因。接种前感染该病毒潜伏期,但没有任何症状,接种疫苗后耦合在这个时间点上出现突然发热。
③咽部疱疹:通常发热24小时出现咽部疱疹:初起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约2-4mm,四周绕有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不久溃破,形成黄色溃疡,数目多少不等,大致在5个左右。疱疹性咽峡炎疱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但不见于齿龈及颊粘膜,以此与单纯性疱疹病毒引起的龈口炎鉴别,后者终年发病,无季节性。
④皮疹:临床见部分病例在病程3-4天可出现躯干四肢斑丘疹,皮疹间于幼儿急疹和手足口病皮疹之间,在丘疹基础上有斑片存在,疱疹比手足口疱疹小,不累及手掌脚掌。
⑤咽痛流涎:咽痛是宝宝拒食,甚至呕吐的原因。个别患儿烧退后恢复期,就因为拒食,家长熬不住而去住院输液。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或略偏高。
全身症状及咽部疱疹、皮肤斑丘疹4-6日后自愈,偶有延致两周者。很少并发症,偶有并发腮腺炎者。
治疗与护理
1、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多数5-7天可以自愈,个别延至2周者。
2、对症治疗:退烧药缓解症状,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次或布洛芬10mg/kg.次,既减轻发热的不适,也缓解咽部疼痛,帮助宝宝能尽快进食。
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比例配置好后稍凉一点口服,既预防宝宝脱水,也可减轻宝宝咽痛不适反应。
3、家庭护理措施
①充分休息:宝宝睡着了,不要因为发热或没有吃饮食而摇醒喂药、洗澡、喂奶那些。宝宝能入睡就没有严重的不舒服,足够的睡眠有利宝宝恢复。
②足量饮水:口服补液盐及牛奶、果汁均可,只要宝宝能吃的,愿意吃的都可以,包括冷饮或冷冻甜点
③饮食宜温凉,避免酸性刺激性食物,加重咽部疼痛和拒食。
④6岁以上儿童可以吮吸硬糖或生理盐水含漱,缓解咽痛症状。
⑤家庭观察:注意就诊和复诊指征
精神差
哭闹烦躁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恶心、呕吐严重,有中重度脱水表现
咽痛剧烈,不能经口摄入足够液体
或其他病情严重情况,请及时就诊或复诊。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年第8版
2王秋华.儿童咽痛的诊疗.中国儿童医疗之家..6.17.医生站直播间
-----------------------------------------------------------------------------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秉承健康的理念、倡导健康的生活、传播健康的知识,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