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初春时节,气温波动较大,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等学生常见病易发。学生群体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多种传染病普遍易感;而开学后学校、托幼机构学生再度集中,一旦发生传染病,易造成暴发流行,严重危害孩子们的健康。
针对几种小儿春季常见传染病,医院的贾万英主任给大家讲一讲春季传染病防治问题。让宝妈们轻松应对小儿春季传染病问题。
春季小儿传染病
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儿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且与季节关系密切。
从临床表现上来看,二者都有可能出现发热、咽痛及口腔和咽峡部的疱疹。它们在临床上也可以同时发生,但手足口病可以表现为单一的口腔疱疹,因此临床上极易将手足口病误诊为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主要有什么症状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普通手足口病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病原多为柯萨奇病毒A组,(1~6,8,10,22)型疱疹病毒,EB病毒多见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突然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咽部充血,咽鄂弓、悬壅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病程1周左右。
近几年发病率较高,有一定的流行性。疱疹性咽峡炎呈自限性,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少有并发症。曾有报道,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引起患儿心肌损伤。
这两种病家长都要注意什么?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在病原、症状和处理上多有重合,普通病例呈自限性,预后良好。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肠道病毒感染所致重症病例,不仅出现在手足口病患儿,也可见于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其中,EV71和CA16感染可能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但也可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手足口病患儿,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持续高热不退
?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呼吸、心率增快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高血压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高血糖
配合治疗的同时,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孩子出现发热和/或疱疹,切勿惊慌,应密切观察、及时就医。在治疗上,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时退热。由于高热、呕吐、拒食,要警惕脱水症状。
家长必须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常为急起高热,体温迅速升高时容易导致热性惊厥。如果孩子抽搐,医院的同时,让头偏向一侧,保证孩子呼吸顺畅。
Tips:
关于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治
就说到这里
宝妈们一定要做好家庭护理
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医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