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上方“西红柿母婴中心”来
创伤性口腔溃疡
特征:与复发性口腔溃疡差不多,最常发生在颊黏膜或舌头上,通常是单个溃疡。
宝宝的表现:进食会疼痛,不愿吃东西。
病因:嘴巴被牙齿咬伤、食物烫伤、鱼刺划伤等。
应对:注意控制宝宝吃饭的速度,不要狼吞虎咽,以防再受伤。
吃鱼时注意将鱼刺择干净。
不要让宝宝含着棒棒糖、筷子等玩耍,防止口腔黏膜被刺伤。
鹅口疮
特征:发生在口腔黏膜表面,呈白色小点或小片状,略凸起,面积大小不等,可逐渐融合成大片。
鹅口疮有时与宝宝吃奶后口腔里留下的奶块很难区别,可以用棉签轻轻擦拭一下斑块,不容易擦掉的就是鹅口疮。
宝宝的表现:没有明显的痛感,不影响吃奶、睡眠。病情严重时可能有痛感,宝宝会有烦躁不安、不爱吃奶、低烧等现象。
病因: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也就是真菌感染。
过去很多年,我们一直认为是不注意卫生才会得鹅口疮。而现在我们的认识是,不是太脏了,而是太干净了容易让宝宝感染白色念珠菌。这与我们过度的给宝宝用品、环境消毒有关。宝宝没有吃到环境中的有益菌,免疫力不是高了而是低了。
另外,长期使用抗生素也是原因之一。
应对:不要用纱布每天频繁擦嘴。
因为霉菌的天敌是细菌,所以逆转鹅口疮最好的方法是使用益生菌和制霉菌素,同时可以用2%-5%的小苏打水帮宝宝涂口腔,辅助治疗。
地图舌
特征:舌头上出现一个或多个红斑,并有类似地图边界样的纹路。周边有白黄色边缘,中央为红色。病变部位可能一天变一个样。
宝宝的表现:没有异常表现,在吃刺激性食物时可能感觉有点儿麻。
病因:可能与消化不良、体质差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肠道寄生虫或胃肠功能紊乱、情绪波动有关,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应对:医院查明病因后再做应对。
疱疹性口炎
特征:出现成簇的小水疱,水疱容易破,形成较大面积的糜烂面,多发生于宝宝6-24个月。
宝宝的表现:可能会出现发烧、没精神、不爱玩儿的状况。
创面有痛感,进食时痛感更严重,所以宝宝会表现出流口水、哭闹、拒食。
病因: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食具和衣物间接传染。
应对:一般7-10天可自愈,尽量不要喂食过热或者刺激性食物。
病情较严重的,可以尝试口服阿昔洛韦、利巴韦林,或者涂抹阿昔洛韦软膏、锡类散等。
疱疹性咽峡炎
特征:多发于夏秋季,主要集中在靠近咽喉部,数量从数个至数十个不等,直径2-4毫米,呈灰白色,周围有红晕。疱疹出现一两天后溃破形成黄白色的小溃疡。
宝宝的表现:有的宝宝只是口腔内有疱疹,有些影响进食。有的宝宝可能出现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症状。
病因:主要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引起的,通过呼吸道或粪口传播,传染性较强。
应对:与疱疹性口炎一样,疱疹性咽峡炎也可以自愈,病程在1周左右。如果宝宝一般情况较好,可以不做特殊治疗,注意要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新鲜果蔬、多休息、注意口腔卫生。如果较严重应及时就医。
点击最上方的“西红柿母婴中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