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讲堂青医儿科专家手足口病与疱疹性

白癜风怎治疗 http://m.39.net/pf/bdfyy/

上周六晚上,去朋友家玩。我看她女儿脸色很难看,而且弱弱的依偎在怀里,和平时判如两人。

她女儿今年2月3个月,小名叫伊伊。我就问她,你女儿怎么了。她说:“女儿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已经2周了,现在好的差不多了。之前连续几天,一吃东西就吐,不吃东西。

开始以为是她肠胃消化不好,后来发烧39°C,去门诊看说是手足口病,打了2天点滴,没见转好。就抱着孩子去了青医儿科,确诊是疱疹性咽峡炎。”

近日很多幼儿园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4-9月),很多小朋友受遭殃。朋友圈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转发。

手足口病

年至年,全国有万幼儿患手足口病,仅年广东省发病例,每年4-9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

02

-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

03

-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疱疹性咽峡炎

-

01

-

是由柯萨奇病毒A组(1~6,8,10,22)型疱疹病毒、EB病毒多见引起的疾病。

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

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

-

02

-

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

-

01

-

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儿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且与季节关系密切。

从临床表现上来看,二者都可能出现发热、咽痛及口腔和咽峡部的疱疹,它们在临床上也可以同时发生,且手足口病可以表现为单一的口腔疱疹,因此临床上极易将手足口病误诊为疱疹性咽峡炎。

目前没有能针对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只能尽力去缓解症状,减轻患儿的不适。

那么如何正确鉴别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发生时如何及时在家中处理诊治?

如何预防呢?

.08.27

本期课堂

讲堂名称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诊治和预防

主讲嘉宾

赵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青岛子期医学团队成员

课堂主讲内容: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引发的原因。

二、手足口病重症的危害以及重症表现早期识别

三、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

四、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

五、手足口病的预防与隔离

六、手足口病相关疫苗的接种和注意事项

家长们提前准备好问题与我们赵艳霞教授见面吧!

活动参与方式

1、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yx/211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