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时期主要发生于1~7岁的学龄前儿童,每年的秋季为小高峰,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为了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需要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预防措施,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帮助儿童远离传染病的危害。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1.手足口病的症状: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急性起病,以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2.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潜伏期3-5天,表现为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为主要症状表现,突发高热,咽痛明显,瞳孔可使儿童进食困难,少数还有腹痛的症状。
3.传播途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二、预防措施:1.勤洗手,并教育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餐具、水杯专人专用并且经常消毒,进行妥善安置。对儿童的衣物定期进行清洗晾晒,勤晒衣被。
3.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要喝温白开水。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发病期间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5.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6.如儿童出现发热、感冒或呼吸道症状,或发现手足口病疱疹皮疹的症状表现,医院进行诊治。
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病,其实并不可怕,及时应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预防传染病五句口诀要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预防和控制是对儿童最好的保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