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小知识预防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

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但是由于手足口病是法定传染病,如果幼儿园或学校有集体发病,常常会关闭班级或者整个幼儿园,所以家长对它了解越来越多;但是对疱疹性咽峡炎,就有些陌生了。

豆豆妈:一开始说骨头戳住了,以为长牙,第二天中午开始发烧,睡了14个小时退烧了,胃口不好,喜欢吃冰的,想来是嘴巴里长泡了我没发现。

贝贝妈:上午7点开始38.5℃,最高39.5℃,吃了退烧药。第二天下午开始说嘴巴痛,吃不下东西,昏昏欲睡。

彤彤妈:宝贝最终未能逃脱病毒袭击,体温飙升到39℃,电筒往嘴巴一照,上颚已经布满一颗颗小红疱疹,很担心疱疹变成溃疡。

据医生介绍,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同一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造成的。虽然是由同一类病毒引起,两个病症状也有些相似,都会在口腔里看到疱疹溃疡。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手足口病预防

每年6--10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稍不注意宝宝就会被传染概念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之一,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

手足口病的特征

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可引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疱疹破溃后就出现溃疡,且极易容易传染,患儿疼痛难忍、烦躁流口水,食欲下降,尿黄,重者伴有发烧、流涕、咳嗽等症状。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解除被病毒污染的收、毛巾、牙杯、玩具、奶具以及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若与生病患儿近距离接触亦会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会发生感染。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吃熟食,喝开水”避免从被污染食物和水中进行传播。

2.“勤洗手,晒衣被”避免衣被残留病毒二次接触传播,患儿所接触过的各种物品都要进行有效消毒。

3.室内勤通风,少去人员复杂空气质量差的公共场所,避免空气飞沫传播。

4.手足口病高发季来临之前给宝宝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被传染。

小编提醒各位宝爸宝妈,手足口病疫苗(EV71疫苗)属于第二类疫苗,可自愿、自费接种。

接种时间

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完成2剂疫苗接种后1月左右,近90%宝宝都可以获得免疫力。2剂疫苗的接种间隔为1个月即可。因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季节,因此,有需要的家长现在就可以带宝宝去接种啦!

儿科专家提醒:若宝宝一旦发生手足口病,就不要送到幼儿园了,最好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入园(返园前必须让医生开具证明痊愈),避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另外,不只是孩子,成年人也是手足口病带菌体。只因抵抗力更强,因此症状不明显,有不少宝宝感染此病是从大人身上传染的病菌。因此家长们要提高认识,预防是关键。

欢迎







































白癜风怎么治疗可以好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yf/9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