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朋友们:您好
当前,正值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为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现将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介绍给你们您,请您做好家庭疾病防控工作。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有时候也会出现在臀部、大腿内侧、会阴部、膝、肘等部位。
同时生手足口病的宝宝还会伴随烦躁、咳嗽、头痛、流鼻涕、哭闹、流口水、厌食等症状。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
手足口病全年可见,从四月开始逐渐进入高发期。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因而可以短时间内造成大范围的感染,疫情比较难控制。
手足口病病症特点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各地都有手足口病的散发和爆发,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
◆◆◆
症状:手足口病长啥样?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 ,但成人也有发病。
病因:病毒感染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预防手足口病方法
勤洗手
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不喝生水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保持通风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告诫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少公共场所,注意卫生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加强校内食堂、饮用水管理,减少手足口病食品及饮用水传播。
及时就医家长、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避免其他儿童接触,及时报告并进行积极治疗。
常晒衣服、被褥
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少与家禽、家畜的接触
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