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心
手足口病
俗话说“春天脸,孩儿面,一天变三变。”春季气候多变,冷暖交错频繁,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免疫力相对低下,呼吸道抵抗力降低,细菌、病毒也随之蠢蠢欲动,尤其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开始流行。对于家长来说,必须了解其相关疾病知识,做好防护,避免宝宝感染。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3岁及三岁以下婴幼儿更易患病,每年三月开始手足口病的流行。
2.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多数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
3.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消化道传播:患者在发病后1—2周内,可通过粪便排出病毒。
呼吸道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手足口病各阶段适宜吃哪些食物?
第一阶段:病初。嘴疼、畏食,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
第二阶段:烧退。嘴疼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
第三阶段:恢复期。饮食少量多餐,营养价值高。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
手足口病预防护理1.父母应该注意: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婴幼儿洗手,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2)本病流行期不宜带婴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3)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幼儿园及小学等机构的预防措施
(1)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消毒的必备品:碘酊、消毒棉球等。
(5)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6)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3.快童预防调理食疗组合
《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当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流畅,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难于产生,就不会发生疾病。中医对疫病的预防就是要增强人体的正气,快童茯苓鸡内金、百合益智仁,扶助正气,培元固本。
4.推拿调理
(1)轻揉百会10-20次
加速头部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生长发育。
(2)擦胸
推拿手法:五指并拢着力于胸骨上,作上下往返擦法,直至局部发热。再沿着小儿1、2、3、4肋骨间由胸骨向两侧轻柔分推(3-5遍)
推拿作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3)按揉中脘穴5分钟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推拿手法:顺时针摩腹次,再逆时针摩腹次。
增强胃肠功能,促进消化,防止积食。
推拿手法:捏脊3~5遍。
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威威宝贝小程序商城上线
宅家不出门
威威宝贝为您贴心服务
微商城下单,城内送货到家
宝宝奶粉、尿不湿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