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妈妈们注意了,近期流行一种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极强,比手足口病还要厉害……”这是近段时间,在妈妈圈里广为流传的网帖。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感染性强、传播速度比手足口病要厉害,但论危害性,手足口病更需要妈妈们提防。
医院过去一周接收到确认的手足口病已接近例,可谓来势汹汹。
今天,我们邀请到医院呼吸科王文建主任给妈妈们科普一下手足口病的危害、判断方法以及实用的预防知识。
问:哪些人容易感染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是什么月份?
答: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年龄组发病率较高。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为主要爆发期。
问:手足口病有哪些危害?
答: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最为凶险的脑膜炎、脑炎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所以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也不要掉以轻心。
问:如何分辨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答:主要差别是疱疹位置不同。手足口病的孩子大多数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少数会发展到手背、脚背。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咽部充血,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疱疹。
(图片来源网络)
问:感染手足口病毒的孩子有哪些行为表现?
答:孩子发病的初期症状是发热多发生在皮疹之前,伴有嘴巴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的表现。
问:怎么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就医?
答:如果孩子发烧伴随精神不佳,呕吐,肢体抖动,无论是否有疹子,医院就诊。经过医生诊断,轻症手足口病可以在家护理,重医院治疗。
问:患有手足口病孩子应怎么护理?
答:宝患病后应留在家中,直到热退、皮疹消退及水疱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定期开窗通风、饮食清淡、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
问: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是否值得?
答:年龄越小感染肠EV71型病毒(导致手足口病病毒之一,危害性较大)的症状越重,91%的手足口病重症发生在3岁以下的儿童。目前上市的手足口病疫苗接种对象是6个月-3岁的孩子。
手足口病为“一病多原”,EV71病毒并没有“包揽”所有手足口病。虽然接种疫苗并非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接种疫苗最大的意义在于大大降低了手足口病死亡的风险。
以上选自《手足口病防护指引》在线课程,有删减,更全面的了解,可点击下方小程序进入直播间,听取完整课程。↓↓↓
特别提醒:登录需选择“允许授权”,否则影响听课;苹果系统的用户使用公放功能时取消静音状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